跣足散发,来到坛前。
李翊上坛,叮嘱诸葛亮道:
“吾在坛上施法,汝叫人维持现场秩序。”
“若有差池,军法论处。”
做戏就要做全套,认认真真把事情办了,群众才会相信。
孔明躬身领命去了,吩咐守坛将士:
“不许擅离开方位,不许交头接耳。”
“不许失惊打怪,不许失口乱言。”
“如有违令者,立斩不赦!”
众皆躬身领命。
诸葛亮又命赵云、高顺各领精壮武士三百人,在现场维持秩序,不许使人惹出骚乱来。
一切准备就绪。
李翊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
注水于盂,仰天暗祝。
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
如此往复三日,未见东风。
这三天里,周瑜一直在祭坛边守候。
他倒不是执着要见着这东风,毕竟破不破曹不是他的主要任务。
李翊才是。
但周瑜一定要亲眼看看,李翊是不是真有那么神。
他与孙权,究竟面临的是怎样一个对手。
然而这三天过去,天穹寂然,江波不兴。
不少江东将领,皆狐疑,继而嗤之以鼻。
程普捋须先笑:
“腐儒妄谈天象,徒耗军资耳!”
陈武亦谓左右到:
“江北士人,惯弄玄虚,岂真能呼风唤雨耶?”
众皆哂笑,唯诸葛亮立在坛下,凝眸不语。
他至始至终都是相信李翊的,相信他的他推算不会有错。
尤其这段时间,研读李翊所写的《湖陆风考》,更是令孔明惊为天人。
虽然他还没有研究吃透,但是十分认同李翊所提出的“湖陆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