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还未输,还有一条路可走!”
袁熙连忙问是哪条路。
袁尚答说:
“今可往东北投乌桓人去。”
“乌桓王蹋顿,与吾父有旧交。”
“今日势穷,唯有借其之力,方能克冀州,报仇雪恨!”
当初,乌桓人趁着汉末大乱时攻入了幽州,占据了其中三郡。
故而称之为三郡乌桓。
彼时乌桓人趁机掠得十多万户汉人,这使得远在东北苦寒之地的幽州乌桓,有很强大的实力。
保守估计,乌桓人治下的汉人、胡人总计超过二十万口,是一个不可轻视的数量。
同时,蹋顿此人骁勇善战,才略过人。
是乌桓人中杰出的首领,这些年一度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拓展到了渔阳郡。
渔阳毗邻冀州的治所渤海,这也是为什么李翊要把渤海一分为二,用章武郡将之隔开的原因。
“那随我等一同前来的官吏百姓,如何处置?”
袁熙又问。
此前袁尚战败之后,有许多冀州的官员百姓是跟着袁尚一起逃亡来到了幽州的。
即便是在幽州,依然有许多幽州官员如适才的韩珩,及本地百姓愿意继续追随袁氏。
而这些人加起来有多少呢?
答案是十余万户。
这就是袁氏在河北的恐怖影响力。
即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袁氏气数已尽,可依然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背井离乡,陪着他们去往东北苦寒之地。
“一并带走!”
袁尚将心一狠,决定把这十多万户人口,一并迁徙至辽西去。
他也不是傻子,知道人口有多重要。
这可是足足十余万户人口,有了它,便等于有了一个强大的军事潜力。
再配合乌桓人的帮助,夺回河北完全是有机会的。
商议既定,两兄弟遂弃了幽州,将追随自己的冀、幽二州的官民,共计十余万户,尽数带往辽西。
而此时乌桓人的治所在辽西郡的柳城。
早有人将二袁儿前来投靠的讯息,报给现任乌桓王蹋顿。
蹋顿接到传书之后,即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