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倒是有游侠气,敢作敢当,但他的权力又不够大。
凭一己之力,一次性也收拾不了那么多人。
等于这些当下属的,把这个“难题”丢给了李翊。
而远在徐州的刘备,就更乐意交给河北人自己解决了。
河北人越是团结,刘备对其的掌控力就越弱。
所以尽管李翊离开之时,荀攸等人就已经上报到了刘备处。
刘备只简单批复了一句:
“……寡人将河北之事尽付李相。”
“李相不在,当尔等自行裁处之。”
荀攸何等聪明人?
当即明白了刘备的意思,于是暂时将涉案人员免职。
专等李翊回来,再交给他老人家亲自解决。
这一拖,就是一年。
“去岁冬日,辽东高句骊人侵扰边境,破我玄菟郡。”
“守将王雄战死,受伤需抚恤者两千余众。”
荀攸接着向李翊汇报边境事宜。
“平州牧吕布,执意征伐高句骊。”
“护高句骊校尉刘晔苦劝不住,随军出征。”
“后得北戍校尉张绣相助,于长白山阵斩蛮将延优。”
“高句骊人大溃,边患遂平。”
听到这,李翊皱起的眉头稍缓。
他把刘晔留在辽东,本意就是为了监视吕布。
所以刘晔的出发点,都是从河北角度考虑的。
而吕布作为平州牧,当然有自行出兵的权力。
只不过李翊向来是不主张优先通过武力解决边患问题的。
还是那个原因,对外“武功”听着确实好听。
但真的太消耗钱粮了,而且收益极低。
像李翊在幽州渔阳设“经济特区”,最大程度上利用游牧的经济价值。
这才是李翊所推崇的。
好在,吕布至少在辽东建了功。
这个结果也算是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