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怎么说兵不在多在精呢。
有时候兵多了,就会间接地加剧后勤压力。
遥想当年,袁神纵横天下时,仅是官渡最前线就养了十一万大军。
可饶是袁神家大业大,后院儿照样起火。
当时邺城是掀起了大量的反叛的。
连治所都有大量民众反叛,足见当时袁绍要在前线养那么多军队也是压力巨大的。
刘备在河北投入了近八万的兵力,一路碾压过来,当然很爽。
但爽的代价,就是富裕的国库真正飞速消减。
此前战端方起,刘备还能够咬咬牙,挺一挺。
如今河北战场已取得优势,刘备认为可以稍微减少一下河北部署的兵力了。
“……诶!不可!”
此言一出,李翊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目今河北方取得优势,正是收取魏地之时。”
“大王何以在此时撤退?”
刘备便道:
“曹操坚壁清野,令各营坚守不战,显然是已做好相持之准备。”
“我河北大军众多,长留此地,徒费粮草。”
“不若撤去寡人这一军,好与曹操相持。”
刘备不禁想起了,此前官渡之战时。
他们河南盟军也是通过相持法,慢慢跟袁军拼到最后一刻的。
现在曹操故技重施,想要复刻当年官渡之战的相持,以逼退刘备大军。
刘备想到的办法,就是先减少北方的驻军数量。
这样便不怕曹操的相持战了。
然后等云长在汝南战场取得胜利后,曹操到时候就只能是在河北、汝南两个地方任选其一了。
“只要关将军在汝南取胜,曹操必引军回援相救。”
“到时候大王便可一举收取河北之地,此符合我军初时之战略。”
“大王若此时撤军,必使我军前功尽弃。”
李翊苦口婆心相劝。
谈到正因为关羽有机会取胜,我们才更应该集中力量在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