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把这个重量级的工程交给他,叫他又是感到压力又是感到惊喜。
“李先生,我……”
“颍卿不必多言,放手去做便好。”
李翊知道袁敏会先给自己打预防针,所以索性直接开口给他挡回去。
“我想淮南之地,并无比颍卿更懂水利之人。”
“你只管去做,中间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
刘营中,真正的水利大才其实是陈登。
但他还在忙着主持修建邗沟河道,实在脱不开身在跑到淮南来修建芍陂水渠。
何况逮着一个人薅也不是事儿,倒不如提拔点新鲜血液上来,多给年轻人一点机会。
袁敏有水利天赋,在淮南也待了很多年,李翊放心将这项工程交给他。
“那不知李先生打算将这河渠修建多长?”
袁敏征询李翊的意见。
“三百里!”
李翊淡淡说道。
我去!
莫说袁敏,便是其他的淮南大臣听了,都感到震惊。
修三百里的水渠,这得耗费多少钱粮啊?
而且要想三百里,就不止在九江地界施工了,还得在汝南、沛国施工。
将那里的水系一并连接过来,才能凑够三百里。
这不单单是工程难度的问题,可是成本的问题。
时间成本,钱粮成本,都是巨大的。
“军师,这项工程会不会太大了些?”
连刘备都有些迟疑。
一开始他还以为李翊要修的芍陂水渠,也就跟邗沟河道差不多。
可没想到他张口就要修一条三百里的水渠出来。
“目前战事方定,将士需要抚慰,人民需要安抚。”
“地方县郡,亦有诸多杂事需要处理。”
“冒然起如此浩大的工程,会不会太过冒险了些?”
水利工程的确收益大,但问题是成本也高。
一般人根本玩儿不起。
现在天下纷乱,诸侯并起,鹿死谁手不可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