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人才难得(第2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人才难得(第2页)

过了片刻,王朴轻咳一声,开口打破了沉寂:“京兆府送来的奏报里,还附了刘词临终前的举荐……”

李奕闻言眉梢微动,暗忖这些沙场老将从哪学来的毛病,怎么都喜欢在临死前向朝廷举荐人才?

但想是这么想,他也并未多嘴。

反正这种事自己听着就行,只要不问到自己头上,自己就不该多管闲事。

“刘词此番举荐了三人。”王朴捋着胡须继续道,“赵普、楚昭辅、王仁赡……”

话音未落,李奕正端起茶盏的手微微一倾,青瓷盖碗碰出清脆的声响,几滴茶水顿时溅到了衣袖上。

眼见两人将目光投向自己,他不动声色地将茶盏放回案几:“一时没拿稳,险些掉了。”

说罢,李奕轻笑着整了整袖口,借着动作掩饰细微的失态。

但他心里却已转过数个念头——若是单独出现赵普这个名字,或许还有重名重姓的可能。

不过既然是和楚昭辅、王仁赡这两个名字同时出现,莫非是那位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那这就有意思了……李奕端起茶盏浅浅抿了一口。

据史料记载,赵普和赵匡义在陈桥兵变中,为赵匡胤献策献计出了大力。

不过后世的学者分析,这个说法中关于赵匡义的部分存疑。

当时“驴车战神”才不过十几岁,而且蒙父兄的荫蔽,在禁军中补了个下级军职。

赵匡胤率军“抵御契丹”之时,赵匡义是否跟在军中,还是留在东京侍奉老母,都是不能确定的事。

很有可能是这货给自己脸上贴金,继位后瞎编乱造了一通——陈桥兵变的具体过程,除了少数的当事人,谁能知道其中的内情?

更别说赵二还自称在征淮南时也亲身参与,并在战场上射死无数南唐军,其后又参与后周攻辽河北之战,也立下了什么狗屁功劳。

某些史书记载或赵二自述的他在后周时期文武兼备的事情都不可靠。

难免有吹牛自夸的成分……当然这些倒是其次。

但关于赵普深度参与陈桥兵变的事,应当不是作假的,从后来他仅以霸府幕僚的身份,一年时间就升任枢密副使便能看出端倪。

李奕正思索间,耳边响起王朴的声音:“李都使莫非听说过这三人?”

他闻声抬头,正对上王朴那双深陷的眼眸,岁月在眼睑下刻出的青黑阴影,非但不显疲态,反倒衬得那目光愈发锐利。

好在李奕倒也习惯了王朴的作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反而轻笑一声道:“确实听过这三人的名号……先前下官领军从秦、凤回来时,途径永兴军的辖地。”

“刘节帅特意派了幕僚从事到驿站犒劳军队,我便跟那位幕僚闲聊了几句,倒是从他口中知晓了刘节帅麾下的干员,以这三人颇有些本事。”

“不过下官当时未曾放在心上,现在突然听到王公提及,才刚刚想起来这事……”

李奕并没有选择否认,而是现编了一个借口。

不过说编的也并非完全准确,因为他的话里是九成真……刘词派人劳军是真,李奕和幕僚闲谈也是真,但却没有提到过赵普三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