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朕这一生如履薄冰TXT > 第327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2页)

第327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2页)

面对死亡的到来,刘邦面对的务必坦然,竭尽所能的为继承人:孝惠刘盈,以及爱子刘如意尽可能安排好了一切。

之后的太宗孝文皇帝刘恒,亦然。

这位实力大于名气的圣君,虽然在史书上留下了‘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污点,但在面对死亡时,也同样保持了十足的坦然。

也正是因为面对死亡时的坦然,汉文帝刘恒才能在四十七岁驾崩之时,为汉家留下一个为储二十二年,羽翼早已丰满、政治手腕早就练得无比老辣,且已经年过三十的壮年天子:孝景刘启。

除了安排好继承人,刘恒甚至好有空留下一封遗诏,告诉天下人:人食五谷杂粮,就必有生老病死,这是天道,是无法避免的;

朕德薄巴拉巴拉,一生碌碌无为、对天下没什么贡献巴拉巴拉,朕的丧葬之礼要节俭、随葬品不能有金石珠玉巴拉巴拉……

一个无法坦然面对死亡的人,是不可能以这样一种平静的姿态,一手安排——甚至是‘操办’自己的身后之事的。

只能说,在死亡这二字面前,汉家的皇帝——尤其是西汉前半夜的皇帝们,都基本做到了绝大多数封建帝王,都无法做到的坦然。

有多坦然?

——他们非但不恐惧、不忌讳,不对长生不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还能有心事想着利用自己的死、利用封建帝王死后的特殊地位,来为政权谋利!

而谋利的具体手段,便是这起于太祖高皇帝刘邦,且不断完善至今的陵邑制度。

诚然,陵邑制度的基础,是一处自皇帝即位就开始修建,一直修到皇帝驾崩——皇帝在位多少年,就不间断修多少年的皇陵。

这其中的人力、时间,以及物质成本,显然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除此之外,还有一座需要在皇帝继位后短时间内建成,并立刻容纳数以万计的‘有钱人’的城池。

要知道如今的长安城,总人口才不过三十万!

而这座能容纳三十万人的汉都长安,百分百是这个时代,整个地球上最大、最宏伟,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这样一座长安城,花了汉家第一任少府:梧侯阳城延足足十三年的时间。

但陵邑制度当中,需要容纳自关东强制迁移过来的地方豪强的陵邑,却根本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建造。

——太祖高皇帝刘邦,于汉五年,即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

汉九年,即公元前198年,中大夫娄敬“强干弱枝”的提议得到刘邦允准,第一批关东地方豪强、故六国贵族十万人,被强制迁入关中。

但在这个时期,汉家其实是没有余力,为这十万人专门建造一座陵邑、城市的。

毕竟这个时期的汉室,连平定异姓诸侯之乱的军费都没有,不得不通过‘印钞’的方式,即无限量发行三铢荚钱的方式,牺牲社会经济秩序来换取平乱经费。

于是,这首批关东移民,被集中安排在了刘邦的皇陵:长安附近,如寻常村落般安置在了一片区域。

到了孝惠皇帝年间,从接连不断的战火中抽出精力的汉家,才得以重启都城长安的建造工作。

到了吕太后年间——甚至是吕太后晚年,即公元前182年,长安朝堂才正式下令:城长陵。

没人知道当时的汉少府,花了多长时间建造长陵邑。

但在‘城长陵’的政令颁布之后,仅仅过了两年,吕太后便驾崩长乐宫;

紧接着便是诸吕之乱,以及诸侯大臣共诛诸吕。

等代王刘恒入继大统时,长曾经散落长陵附近的关东移民,已经被长陵邑的四面墙围在了中间。

也就是说,长陵邑充其量,也只花费了汉少府两年的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