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朕这一生如履薄冰TXT > 第296章 靡靡之赵(第2页)

第296章 靡靡之赵(第2页)

但孝惠刘盈,当真就没有一点‘软禁’,甚至是将刘如意控制在眼皮底下,以免赵地生变的意味在其中吗?

在刘荣看来,这件往事,很值得回味。

吕太后对刘如意的恨,或许源自太祖皇帝年间,戚夫人争宠,并为刘如意图谋储君之位;

但作为政治人物,吕太后应该很清楚:单只是一个‘曾争储夺嫡’,尤其还是被母亲在背后遥控着夺嫡的皇子,在太祖高皇帝驾崩之后,是无法对自己的儿子——对已经即皇帝位的孝惠刘盈,造成哪怕一丁半点的威胁的。

就说如今,刘荣面对曾经争储夺嫡的幼弟刘彘,又何曾有过‘我得把胶东王太后做成人彘,再把阿彘活活毒死’的念头?

说到底,先帝已经驾崩,刘荣的屁股已经坐上了未央宫宣室殿的那方御榻,历史上的汉武大帝、先帝皇十子刘彘,就已经无法对刘荣造成任何威胁了。

一个没有任何威胁的弟弟,刘荣难不成还要去针对、去为难,甚至为了泄私愤去把人弄死?

刘荣显然没有这么蠢。

自然,吕太后,也不大可能比刘荣蠢。

在刘荣看来,无论是吕太后削戚夫人为人彘,还是毒杀赵王刘如意,其真正的原因,都是因为刘如意这个赵王,威胁到了孝惠皇帝统治下的刘汉社稷。

——刘如意,确实是太祖刘邦的好儿子,太祖一朝最合适的赵王人选;

但与此同时,刘如意却绝非孝惠刘盈的好弟弟、绝非孝惠皇帝一朝,最适合做赵王的那一个宗亲。

为免赵国生变——为了避免有朝一日,赵王刘如意扯着太祖皇帝的大旗,以‘备胡’之名调动燕、代、赵三国的戍边军,南下对长安朝堂造成威胁,吕太后决定先下手为强!

至于孝惠皇帝,大抵是不愿意采取那么过激的手段,只想通过软禁之类的方式,通过控制刘如意这个个体,来确保赵国的安稳。

只是最终,吕太后一意孤行,下手弄死了刘如意,为儿子孝惠皇帝扫除了隐患。

后来,先后离奇死去的几代赵王,其实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先是赵幽王刘友,在刘如意死后,被吕太后移封为赵王;

这,已经是吕太后在替刘盈,向全天下人宣示:先帝皇六子刘友,是朕最信任的弟弟了。

只是后来,刘友因王后吕氏的诬告,而被吕太后活活饿死在了长安的府邸之中。

紧随其后的赵恭王刘恢,也是类似的状况——宠妃被吕氏王后害死,以至于刘恢心灰意冷,殉情而亡。

在外人,乃至后世人看来,这两代赵王,都是被各自的吕氏王后所迫害,并最终惨死在了吕太后的淫威之下。

但事实上,考虑到赵国的特殊战略地位,就不难推断出这二人的死因,是服从性测试不合格。

——作为孝惠皇帝刘盈的政权代理人,吕太后需要的,并不是让汉家的每一个宗亲诸侯,都娶一个姓吕的王后;

吕太后真正想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服从性测试,来保证宗亲诸侯对长安、对天子的绝对服从。

尤其是赵王,作为汉室北方边墙最重要、最关键的戍边王,对于长安朝堂的忠心、服从性,都必须挑不出半点毛病!

于是,便有了刘如意之后的先后两代赵王,因为近乎同样的原因,被各自的吕氏王后给害死。

这个逻辑很简单:吕太后给赵幽王刘友、赵恭王刘恢,都先后送去了一位吕氏王后。

既然是出身吕氏,那两位赵王的王后,便都是吕太后的族亲、太后的眼线。

这二位赵王对各自王后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这二人对吕太后的态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