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先生安排的?”尤妮尔不解道,“只是救援五十七个人的话,十分之一就多得不得了。”
“无所谓啊。”她大咧咧道,“雪原腹地食物可是硬通货——苏冥估计是考虑到这方面。”
“也对的。”汉斯特赞同道,“在冬天的北地,金币都没有食品易物好使。”
完成补给的白三角号继续向北,越过中温海域,驶向北极圈。因为气温一直在降低,船上的人都换上了才获得的厚衣服。
苏冥和紫堇每天都很忙碌,工作间摊开了大量的资料和图纸。
同时展开的还有北大陆的地形图。他们计划从北冰洋海岸登陆吉首滩涂,然后进入桑河下游平原,翻过下岭山脉,进入汀布利克冰原第一阶梯。
这段路线长约2000公里,海拔从零提升到700米左右。
随后还需要继续跨越中岭和上岭山脉,直到最终抵达海拔3000米的高原区域,总行程7200公里。
设计工作室花了两天时间,才提交了机车和车身结构的改进方案。
客户允许他采用一种轻质陶瓷材料,比例越高越好。这种材料密度只有钢铁的四分之一,强度上却不遑多让。缺点是韧性、耐热和弹性一般,没有延展性。
这是什么神仙材料,真的便宜到随便用?工程师完全不明白。
而且陶瓷会不耐热?
工程师们百思不得其解,但客户为大。他们替换掉了一半以上的金属,机械性能不满足的地方,采用骨质部件穿金属柱,或金属外壳填充骨质之类的复合结构。
这样调整之后,单台蒸汽机车整备质量从168吨下降到100吨,单节货车车厢从25吨下降到22吨。
苏冥也完成了车组构型的规划。
“两台机车,牵引20节车厢。全重2200吨,其中煤炭占900吨。”
正常来说火车是每隔200至300公里就补充一次燃煤,但这次沿途没有任何燃料补给点,所以只能在出发时一次性携带足够。
“燃料比例这么高?”紫堇看了下配载清单,“我们应该想办法减少一些。”
“燃料不用减少。”苏冥摇头,“它们大部分会消耗在前半程,越往后走整车重量持续降低。大比例携带燃料是有利于续航的——我们重点应该放在减少列车死重上面。”
紫堇简单算了一下,从数学上理解了过来。
“当然也不是带得越多越好。”苏冥打开便携电脑,启动计算软件MATLAB,显示出一个含有大量参数和复杂积分算式的分析模型,“比如现在我们的货车敞车重20吨,载货量是72吨。以目前的蒸汽机车效率来说,算上货车厢在内,燃料配载份额60%左右,基本接近最大续航。”
紫堇知道积分的概念,只是苏冥使用的算式过于复杂,超出了能看懂的范围。
苏冥应用数学还算可以,但也无法完成这种专业性很强的计算。所幸他现在有了钞能力,直接雇佣工作室开发了这个列车配载模型。
虽然能存入银行里的钱数量受限制,但是苗欣带着现金上门,并不会有任何人拒绝。
“我们没有铁轨,列车需要直接在雪地上行走。”苏冥继续往下讲解,“青年文明号必须用高气缸遮断比例,以大牵引力运行。我们时速将不超过10公里,最大续航低于2500公里。”
“这差太多了。”紫堇用手薅了下头发,她感觉最近都开始掉头发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减少重量,提升机车的效率,对吧?”
“没错,所以加油!”
之前的几天,两人已经在魔法侧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漂浮术是第一个被淘汰的。虽然紫堇平时能轻松地飞来飞去,但是她自身体重不到五十公斤。换成是两千余吨的巨物悬浮,还持续上十几天,需要消耗的魔法水晶让整个西大陆破产都不够。
学者突然有了另外的思路,她迅速在图纸上涂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