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日。
脉动功能饮料,北美、日本第二轮盲测全部完成。
陈秉文看着新鲜出炉的两份盲测结果报告,欣慰不已。
北美区域总共4800份有效问卷,
整体接受度达到96。7%。
负面评价中,‘甜度怪异’、‘薄荷刺激’占比降至1。8%。
尤其是芝加哥、休斯顿蓝领社区反馈非常好。
96。7%的整体接受度,意味着新配方精准击中了北美消费者的味蕾。
芝加哥、休斯顿蓝领社区的反馈,更是验证了产品定位的精准。
为需要能量补充的群体量身打造。
而日本版脉动,3000份有效问卷。
整体接受度:92。1%。
口感满意度:93。5%。
‘风味不自然’、‘缺少什么’的模糊差评降至3。2%。
东京、大阪年轻白领对蜜桃青柠风味接受度最高,评价‘纯净’、‘顺滑’。”
92。1%的整体接受度,虽然略低于北美,但在口味极其挑剔、市场高度成熟的日本,这个数字已属上乘。
口感满意度和风味喜好度的显著提升,证明了伊莎贝拉“简化风味矩阵、追求纯净自然”的策略非常成功。
“很好。”陈秉文放下报告,对周志远说道,“北美版、日本版最终风味配方,就按这次盲测的定型方案执行。
等富源厂这批供给东南亚的浓缩粉订单生产完成,就启动北美、日本市场首批浓缩粉生产计划。”
“明白!”周志远点点头应下,转身快步离开。
北美、日本市场的口味关,算是初步闯过去了。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硬仗,渠道落地和市场检验。
而渠道落地,则是硬仗中的硬仗。
这场仗的核心战场,并非直接面对消费者。
而是那个盘根错节、自成体系的庞然大物,可口可乐的特许装瓶厂网络。
在北美和欧洲,可口可乐公司本身更像是一个“品牌持有者”和“浓缩液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