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美沃尔玛的货架,到东南亚某个小镇的杂货铺冰柜,都能看到“劲霸”的身影。
本地化的精准运营。
装瓶厂熟悉当地市场,能快速调整策略,让“劲霸”更快地融入当地消费场景。
强大的冷链和物流保障。
装瓶厂拥有成熟的仓储和配送体系,确保“劲霸”产品的新鲜度和及时供应。
品牌借势的潜力。
虽然初期可能只是“搭售”,但能在可口可乐的渠道里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品牌背书。
相比之下,百事可乐的直营+大经销商模式,虽然执行力强,但在渠道下沉的深度和本地化运营的灵活性上,尤其是在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可能略逊一筹。
而且,可口可乐的特许模式,其核心是轻资产扩张。
总部投入相对较小,风险分散。
这种模式对于可口可乐总部而言,引入一个像“劲霸”这样的新产品,决策阻力可能相对较小,只要装瓶厂合作伙伴看到利润空间,总部乐见其成。
这为“劲霸”的快速铺货提供了可能性。
港岛总部负责劲霸浓缩液生产,稀释、灌装、分销、本地化营销全部由装瓶厂完成。
完美规避了重资产扩张的致命风险。
陈记借力此模式,等于将自身资金少、渠道弱、本地经验缺的劣势全数转化为优势
当然,这套体系也有其脆弱性,装瓶厂有可能为了利益拒绝执行总部的命令。
但陈秉文不怕!
因为他手握瓶盖专利这张牌!
他可以用专利授权作为交换条件,要求可口可乐总部推动其全球装瓶厂体系,在采用瓶盖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劲霸”的准入!
这相当于用专利的“一致性”要求,反过来约束装瓶厂体系,为“劲霸”的铺货和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保障!
专利壁垒已成,“劲霸”的品质和功效他有信心。
现在,他要用可口可乐最引以为傲的装瓶厂网络,作为“劲霸”征战全球的跳板和加速器!
这步棋,险!
但一旦走通,收益巨大!
只要度过前面两到三年的市场开拓期,等到两三年后,陈记自己的销售体系组建完善,这场借船出海的战略就将蜕变陈记自己的飞天之翼!
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战略协同!
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深度的捆绑,是利用巨头的根基,培育自己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