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让所有人看清陈记走到了哪里,未来要冲向何方。
想到这里,陈秉文按下内线电话,“阿丽,通知所有部门负责人,12月28日,召开年终总结会。”
1978年12月28日,港岛。
伟业大厦顶层会议室。
长条形会议桌旁坐满了人。
陈秉文坐在主位,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核心骨干。
凌佩仪、方文山、周志远、高振海、钟强、李明、万盈盈、顾永贤、赵刚、伊莎贝拉、阿生等人,以及从新加坡赶回述职的李明哲。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年终特有的气息。
“各位,”陈秉文首先开场,“1978年即将过去。
今天,我们聚在这里,不是为了庆祝,而是为了看清我们走过的路,更为了看清我们要去的方向。”
他顿了顿,拿起面前的一份简报,却没有翻开,上面的内容他早已了然于胸。
“先从成绩说起。”
陈秉文的声音沉稳有力,“年初,我们只有深水埗一间糖水铺。
今天,我们拥有四家自有工厂:长沙湾厂、观塘厂、沙田厂、富源厂。
生产线从零起步,如今拥有瓶装糖水、劲霸功能饮料、劲霸速溶浓缩粉等核心产线,日产能力突破二十万瓶袋。”
“市场方面,”他看向凌佩仪和李明,“港岛本地,瓶装糖水覆盖超过五百家士多店、惠康、百佳等超市,以及我们自营的标准店、加盟店、流动点,年销量突破八百万瓶。”
“新加坡市场,脉动功能饮料日销稳定在一万瓶以上,瓶装糖水销量翻倍,市场占有率稳居功能饮料首位。
马来西亚、印尼试销点反馈积极,为明年全面铺开奠定基础。”
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陈秉文的声音在回荡。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奋战,是汗水,是压力,是突破。
“产品创新方面,”陈秉文转向周志远和伊莎贝拉,“瓶装糖水工艺定型,实现工业化稳定生产;
‘劲霸’功能饮料成功研发,并在新加坡完成口味本地化优化,升级为‘脉动’;
劲霸速溶浓缩粉技术突破,实现冷水速溶,风味还原度高,为全球扩张扫清物流障碍。
更关键的是,”他加重语气,“我们成功为北美和日本市场定制了专属风味方案,并通过了FDA和厚生省准入许可。”
“渠道建设方面,”陈秉文的目光扫过方文山和凌佩仪,“我们开创了‘特许灌装模式’。
新加坡星洲厂、马来西亚宏发厂完成技改投产,本地化供应能力形成。
同时,我们与可口可乐、雀巢、三得利三大巨头达成专利授权及战略合作,为‘脉动’进入北美、欧洲、日本等国核心市场铺平了道路。”
“资本与团队方面,”陈秉文看向方文山和梁启明,“全年营收突破两千万港币,净利润超八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