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凌总监。”钟强打了声招呼,随即汇报道,“浓缩粉的溶解性测试已经完成,在设定水温下溶解速度和效果符合预期。
现在正在调试自动计量添加系统,确保浓缩粉与纯净水、糖浆的混合比例精确稳定。”
他指着调配罐旁边新安装的一套精密计量泵和控制面板:“我们加装了这套系统,用于精确控制浓缩粉溶液的注入量。”
陈秉文走近调配罐,看着技术员将一袋浓缩粉倒入特制的预混罐中,加入设定温度的纯净水。
高速搅拌器启动,粉末迅速溶解,形成均匀的淡蓝色浓缩液。
随后,浓缩液通过计量泵,被精确地泵入主调配罐,与经过处理的纯净水混合稀释。
一行人又来到灌装区。
这里原本的碳酸化装置已被拆除,灌装阀也更换为适合非碳酸饮料的无菌冷灌装阀。
技术员正在测试灌装精度和封盖效果。
流水线上,250毫升的PET瓶整齐列队,经过冲洗、灌装、封盖、喷码、贴标、装箱,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自动化程度极高。
“这条线专为‘脉动’调整,目前产能是每分钟600瓶。”
中岛无比自豪介绍道,“我们按照协议要求,优先保障产能。
首批50万瓶,将在36小时内完成灌装,并通过我们的区域物流中心,分送至三大都市圈的核心仓库。”
陈秉文点点头,没有接话。
不得不说,三得利作为日本饮料行业的龙头,其底蕴和实力远超陈记。
眼前这条高速运转的生产线,每分钟600瓶的吞吐量,意味着单线日产能近百万瓶!
而这,仅仅是三得利众多生产线中的一条,甚至是一条之前闲置、临时启用的线。
这背后代表的产能储备和资本厚度,让陈秉文羡慕的在心中流口水。
陈记目前所有的工厂加起来,日产能也不过几十万瓶。
三得利一条闲置线,就足以碾压陈记现阶段的总和!
他目光扫过庞大的厂房、精密的设备、训练有素的工人、以及高效运转的物流体系。
这一切,都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事实:在这个领域,陈记还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挑战者。
连日本三得利这样的巨头,都拥有着陈记短期内难以企及的规模、效率和资源。
遑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些真正世界级的饮料巨头?
它们的全球生产网络、供应链深度、品牌统治力,恐怕更是难以想象的庞然大物。
一股强烈的渴望在陈秉文心中升腾。
“早晚有一天,陈记也要拥有这样的规模,甚至超越它!”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深深扎进他的脑海。
眼前的差距不是压力,而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