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亲自采药,按着医书上的方子做的。”王大夫回答。
顾老大等急了,忍不住插嘴问:“大夫,我爹他到底怎么样?”
董大夫再次把脉,这才开口:“得亏血止住了,看着伤口大但五脏六肺没受伤,所以能保住一条性命,不过你们得做好心理准备,他受伤太重,即使能活下来,以后也干不了重活,只能吃着药在家躺着。”
顾家人脸色都变了。
“爹爹没事了!”顾丰年欢喜的叫道。
他太小,听不懂大夫话里有话,只知道爹能活下来。
王氏缓过劲儿来:“能活下来就好,往后就好好养着。”
几个儿子也纷纷开口:“往后我们养着爹。”
董大夫又说:“既然如此,老夫先给他开个药放吃着,他失血过多,得用好药材补上,不然很难好起来。”
他见顾家房子不大好,几个男人穿戴也寒酸,提醒道:“补血的药材价格昂贵,至少得吃十天,一贴药少说也得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
十天就是十两银子,普通农户一年到头能攒下个一两就算富余,十两银子是天价。
村人听见价格都倒抽冷气。
董大夫怕他们以为自己故意讹钱,解释道:“里头有人参、地黄等药材,所以价格才贵。”
顾家人纷纷看向王氏,家里头银钱一直是她管着。
王氏脸色也不轻松,按理来说,顾家男丁多,顾老爹还有打猎的手艺,日子过得还算不错,隔三差五能沾点荤腥。
可当家才知道日子难,顾老爹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无甚家底,夫妻俩落户长溪村后,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还全部都养活了,挣的不如花的多。
家里头刚富裕一些,老大老二又要娶媳妇给彩礼,一家老小都要吃饭。
“吃,我们吃药。”
王氏咬牙,走进屋子将私房钱都翻出来,那原本是想留着给老三老四娶媳妇用的。
可凑来凑去还差了四两银子。
“大山娘。”顾老大开口喊道。
顾大嫂牛氏赶紧回屋,再出来的时候拿着铜板,数了数能有一两半。
牛氏显然将家底都拿出来了。
“只有这些了。”因没分家,晚辈手里头没钱,这些都是她精打细算留下来的。
顾老二看向媳妇。
老二媳妇赵氏最小气,但也知道不是闹脾气的时候,拖拖拉拉拿出半两银子:“攒了好些年也只这么多。”
剩下老三老四还未成亲,家底掏空也只有一百文。
算来算去还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