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朱燮元打算再次挖开都江堰时,即便是强硬如刘之勃,也不免有些犹豫。
“总督,此事是不是再议一议?”
“挖开都江堰非同小可,下游数万百姓该怎么办?”
可朱燮元心意已决,他手上缺兵少将,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法子守城了。
回到南门后,他立刻叫来了成都左卫的指挥佥事何应雄,吩咐道:
“何指挥,我有一重任要交予你。”
“今夜子时,我希望你带队,领两百精锐潜出城池,去灌县挖开都江堰,以水代兵,淹退围城的贼人。”
“你是成都府的老人了,上次奢安之乱时,我记得也是你带队去的都江堰。”
“如今贼兵攻势凶猛,只有挖开堰口,才能挡住贼人。”
听了这话,何应雄有些犹豫。
只不过他的犹豫,并非是出于对下游百姓的担忧,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出城。
“军门,掘堤一事倒是没什么问题。”
“可贼兵现在已经围住了城池,我就算带人出了城,也逃不过贼人探哨的眼睛。”
“就怕刚出了城,还没走几步就被贼人的大军给围了。”
可朱燮元心里早有定计,立刻开口解释道:
“何指挥不必担忧!”
“你带队从小西门出去即可,贼人不会发现的。”
“成都城周回二十六里,贼人就算有四万大军,也不能保证面面俱到。”
听到“小西门”这几个字后,何应雄恍然大悟。
这小西门是成都城一个极为偏僻的侧门,早已用砖石泥灰封堵多年,寻常人根本不会留意。
并且从城墙外面看,贼人也看不出任何痕迹。
就这样,何应雄领下了这趟九死一生的差事。
他在城头上点齐了两百军士,趁着一夜鏖战方歇、城外攻势暂缓的深夜,来到了小西门处待命。
子时,夜色深沉,何应雄一行人悄无声息地撬开了堵门的砖石,如同老鼠般一个接一个地钻出了成都城。
寒风裹挟着血腥味和焦糊气扑面而来,何应雄不敢怠慢,低喝一声:
“跟紧我!别走散了!”
在他的指引下,两百条黑影绕开了城外的军营,沿着荒僻小道,朝西北方向的灌县一路狂奔。
成都城距离都江堰大概六十余里,他们一夜急行军,第二天便能抵达都江堰。
一路无话,只有急促的脚步声和压抑的喘息。
正午时分,灌县地界已隐约在望。
何应雄一行人不做任何停歇,绕开城池,直奔都江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