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我得好好斟酌斟酌。”
听了这话,承运殿内的一众将领们眼前一亮,立刻从地上窜了起来。
邵勇上前一步,拱手问道:
“大帅,那起个啥名头好?”
“末将以为,应当起个响亮的名号,才能凝聚人心,号令四方。”
“按咱们军中的理念和作风,依我看,要不就称奉天倡义大元帅,要不应天解厄,承天济困。”
“这名号打出去,才能彰显我义军替天行道的初心。”
听了邵勇的提议,不少将领纷纷点头称赞:
“好!这几个好!”
“听着就威风!”
可一旁的曹二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可是。咱们不是让大帅称王吗?”
“大元帅听起来,好像不如王爷气派啊。”
“咱们现在攻破成都,占了蜀王府,干脆就叫蜀王吧!”
“之后开府建衙,那才叫一个气派!”
江瀚闻言,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你才属王八的!”
“会不会说话?”
曹二被江瀚一瞪,自知食言,尴尬的挠了挠头,周围响起一阵哄笑。
黑子听罢,嘀咕道:
“蜀王……这名号是不是有点晦气?”
“那朱家的蜀王还在井里泡着呢,捞都没捞上来……”
他这一说,众人也开始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是啊,听着是不太吉利…”
“那叫川王?”
“川王?还不如蜀王呢!”
“要不叫汉中王?我看三国演义里,那刘备不就占据四川,自称汉中王吗?”
“你这话说的,汉中现在还在官军手里呢,名不副实啊。”
殿内一时间吵吵嚷嚷,如同市集一般。
称元帅与称王的两派各执一词。
称元帅的人,觉得此举更为稳妥,既打出了名号反抗朝廷,又留有一丝余地,避免过早刺激明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