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TXT免费 > 第263章 江大帅的实力(第2页)

第263章 江大帅的实力(第2页)

其实对于招降纳叛一事,江瀚有自己的一套准则。

战场厮杀,各为其主,可以不计前嫌。

争天下不是请客吃饭,战场上刀兵相见,各为其主,手上沾血在所难免。

要是事事计较,那便无人可用。

历史上的李自成在攻打开封时,被明将陈永福射瞎一只眼,此仇可谓不共戴天。

但李自成在面对陈永福投降时,还是能折箭为誓,既往不咎,展现出了容人之量。

江瀚自问,他或许做不到李自成那般大度地化解如此深仇,但基本的“不因战场旧怨而绝人归路”的胸怀,还是必须要有的。

这是建立政权吸引人才的基础。

江瀚对于招降纳叛一事,只有一个大原则。

那就是屠杀百姓者,绝不宽宥!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至于劫掠,说实话,劫掠在古代军队中几乎是常态。

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上,能做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队伍,也就岳家军和戚家军而已。

岳家军的军纪,是靠岳飞个人的道德感召力,和极其严苛的条例才做到的。

而最重要的,则是相对稳定和优先的后勤保障。

这是理想主义、个人魅力和相对充足物质基础的罕见结合。

而对于戚家军来说,其严明的军纪,同样也是建立在严格的约束和相对优厚的军饷上的。

但这帮明末的西北边军呢?

朝廷财政崩溃,边军欠饷辄数年、数十年。

再加上文官武将层层克扣,士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让他们饿着肚子去打仗,还要做到秋毫无犯?

这要求未免也太高了点。

在江瀚看来,这个问题的根源应该归咎于大明朝廷的系统性崩溃,而非个人不可饶恕的罪恶。

因此,对于一般的劫掠行为,江瀚在招降时会予以一定程度的理解。

除了系统性、大规模、有组织的屠杀,这是江瀚绝不能接受的。

尤其是动辄屠村灭乡,以杀良冒功或纯粹泄愤为乐。

像曹文诏、曹变蛟叔侄,打仗确实勇猛,曹文诏还被誉为“明季良将第一”。

但他们在镇压农民军过程中,屡有屠戮百姓、杀良冒功的恶名。

这种双手沾满无辜百姓鲜血、以残暴为能事的明军将领,即使能力再强,江瀚也绝不会招降。

这是原则问题,关乎新政权的道义根基和民心向背。

对照着自己的用人政策,江瀚重新审视着马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