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洪承畴在汉中刮地三尺、闹得鸡飞狗跳、怨声载道不同,卢象升在湖广筹粮可谓是一帆风顺。
这一切,都得益于他在郧阳府任上种下的善果。
听闻卢巡抚要为国剿贼,一时粮饷周转不开,郧阳府的百姓们竟像是商量好了一般,自发地把家中的存粮匀了一部分出来。
粮车一辆接一辆地往军营送,勒紧裤腰带也要向敬爱的卢巡抚,献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而更让卢象升感到欣慰的,是麾下兵丁的态度。
当他站在点将台上坦诚相告,粮饷需暂欠数月时,台下非但没有传来嘘声,反而响起了一片嘈杂且坚定的声音:
“抚台!要是换了其他人说暂时欠饷,咱弟兄们是打死也不信!”
“但既然是您开口了,咱肯定信!”
无他,只因为卢象升治军,是真真切切的把手下的兵将当成了亲儿子。
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生计,给了田产房屋,甚至还操心他们的终身大事,帮衬着安家。
军中衣食住行,皆有章法,伤病抚恤,从不拖欠。
这份恩情,早已刻进了这些郧阳汉子的骨子里。
郧阳府在卢象升的治理下,早就从之前那个十室九空的四战之地,变成了一片物阜民安的乐土。
早在陈奇瑜担任五省总督围剿农民军时,郧阳府就是重要的调兵枢纽;
而在之后对抗高迎祥、张献忠等人时,郧阳也是明军的桥头堡;
甚至在历史上,直到大明亡了,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都降了,郧阳军民还在为大明尽忠守节;
一直到清军围攻夔东十三家时,郧阳府依然坚守在第一线。
而郧阳府周围的襄阳府、荆州府,在听闻卢象升要入川剿匪后,更是大方资助了不少粮秣。
就这样,卢象升带着他组建的郧阳标营,汇合了左良玉、邓玘、唐晖几部兵马,再加上荆州水师营守备茅泽统领的船队。
共计步骑水军两万五千余人,大小舟船五百余艘,浩浩荡荡地从荆州府拔锚起航,抵达了入川的东大门,巴东。
卢象升在此扎下水陆大营,整军备战。
眼下只等汉中的洪督师率先发动进攻,吸引贼兵注意力,他便可率军逆流而上,夹击川中贼兵。
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上游的夔州府早已是危如累卵,自身难保。
自从接到邓阳从汉中传来的消息,江瀚就马不停蹄的带着人赶往了夔州府。
此时的夔州府,已经被四千战兵加上五千民兵围了个水泄不通。
知府于文博急得是团团转,城内守军兵微将寡,再加上粮草不济。
于是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贼人越过夔州府,前往下游的瞿塘峡布防。
夔州府城不是关键,想要阻止官军从湖广入川,就必须先锁死瞿塘峡。
为此,江瀚特意召集麾下诸将,仔细复盘了明初那场惊心动魄的灭蜀之战,尤其是南路军廖永忠强攻瞿塘关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