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瀚这边,自从他打退了贺人龙之后,便再也没有官军来找他麻烦。
眼看洪洞县附近没了阻碍,江瀚便大手一挥,令麾下各部散开,四处打粮,以充军需。
然而,没过几天,江瀚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自从进了平阳府腹地,他派出去的队伍,遇到的抵抗越来越多了。
不再是官兵,而是来自乡野间、来自普通百姓的敌意。
江瀚本想故技重施,就像在汾州府一样,打出仁义之师的旗号,联合平民百姓,共同对抗地主豪绅。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洪洞县附近的百姓,一见到他的队伍,便如同见了瘟神一般。
二话不说,掉头就跑,唯恐避之不及。
不少带兵的队长、哨长见状,纷纷追上去,想和百姓们攀谈,解释他们并非寻常流寇。
可无论他们怎么解释,百姓们都充耳不闻,眼里尽是恐惧与不信。
而这些百姓在被放走之后,就再也没有露过面,纷纷躲进了山里。
见此情形,江瀚也不由得有些纳闷儿。
这法子,在汾州府不是挺好用的吗?怎么到了平阳府却不好使了?
江瀚虽然是一头雾水,但也只能将这事暂时放在一旁,专心寻找起了附近的地主豪绅。
在他看来,只要打破几个地主的堡子,然后再分些粮食给百姓,自然会有人投效过来。
这些地主们修筑的坞堡,对于寻常流贼来说,或许是块难啃的骨头。
但对于手握重炮的江瀚来说,这些夯土的围墙,跟纸糊的也没什么区别。
现在唯一的麻烦,就是不能发动当地百姓一起搜寻,所以这打粮的效率,便大大降低了。
洪洞县附近的百姓们,一听到有贼寇入境,便早早地拖家带口,躲进深山之中,根本寻不到人影。
就在江瀚发愁之际,他的驻地外却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这两人一个自称翻山鹞秦磊,另一个唤作及时雨王康,是平阳府本地的土贼。
他们领着七八百人的部队,跑到了江瀚的驻地外,说是仰慕上山虎的威名,特意前来投奔。
江瀚看他俩是本地人,也没有多想,就把他俩叫到军中,准备仔细了解了解洪洞县的情况。
据秦磊所说,在县城东面的广胜寺附近,有个道觉村,村里就有一家姓王的大户。
这王家背靠广胜寺,平日里鱼肉乡里,欺压良善,乃是地方一霸。
秦磊和王康造反后,便一直想要带兵去找王家的麻烦。
可他俩手底下都是些饥民流寇,装备也差,屡次攻打王家庄都没能得手。
这次来也是想请江瀚搭把手,借他们几门重炮使一使。
并且承诺,事成之后,所得缴获,分出一半献给江瀚。
江瀚思索片刻,想着打下王家也算为民除害,便没有多疑,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