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凤万万没想到,即便有主帅的亲兵和手令,想要进入一个下属将领的营地还这么麻烦,心下愕然。
但他好歹也是带兵之人,立刻就意识到了这有多难能可贵,心中十分佩服。
军纪森严至此,号令分明,里面的队伍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在他们东南沿海一带,各地官兵,包括郑家自己的队伍,军纪涣散,营规松懈都是常态。
而汉军这般警惕,口令、凭证、通报环环相扣,不仅极大的提升了军营的安全,同时也体现出了极高的组织度和纪律性。
很快,前去禀报的哨官匆匆赶回了营门,对着郑芝凤回道:
“郑先生,李将军有请,请随我来。”
说完,他又转向徐力,
“兄弟,人可以交给我们了,你请回吧。”
“这是李将军签押的回函,请你回呈给邵将军。”
说着,他递过一张纸条。
徐力接过纸条,细看一番后,便将其收入怀中。
他对郑芝凤抱拳示意了一番,转身便走,毫不拖泥带水。
郑芝凤看着这一幕,更是感到惊奇,忍不住对身旁的哨官道:
“只是交接一下人手而已,何必如此繁琐?”
“贵军竟然还需回函?”
那哨官一边引路,一边认真地解释道:
“郑先生有所不知,这是汉王殿下亲自定下的规矩。”
“军中无论大小事务,但凡涉及人员调动、物资交接、命令传递,必须要有主官的手令或文书为凭,并且接收方也需要出具回函,以做凭证。”
“这叫留有字据,备查核验。”
“目的就是明晰责任,做到凡事有据可查,避免日后出现推诿扯皮或是奸细浑水摸鱼的情况。”
郑芝凤听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称赞:
“好一个‘留有字据,备查核验’!”
“此举虽然看似繁琐,但却能将管理漏洞降至最低。”
“没想到这汉王治军,颇得法度之妙,这趟果然来对了!”
他跟着哨官一路走进军营,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透,早已经过了饭点。
但营区内却并非一片死寂。
郑芝凤发现,许多营帐旁都搭起了简易的棚子,里面点着油灯或松明子,映照出一群群士兵的身影。
令他感到惊奇的是,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并没有想象中的喧哗吵闹,反而却传来了一阵阵略显生硬读书声!
郑芝凤大感好奇,不由得放慢脚步,凑近一个较大的棚子朝里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