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这上面画的什么穿梭系统,什么操纵系统,我怎么一个也看不懂?”
许耀是搞传统踏板织机的。
按照传统织机的步骤,织工得用双手,一左一右,交替着把装着纬线的梭子,从经线一侧用力递到另一侧。
这活儿不仅累人,而且还受制于胳膊的长度。
一般情况下,织布超过一米就费劲了,必须两个人配合投梭才行。
效率自然也高不起来。
飞梭织机的妙处,就在它用两个关键设计,打破了这个枷锁:
第一,滑动梭箱与弹簧装置:
在织机左右两侧各装一个能滑动的梭箱,梭箱连着绳索,绳索的另一头就由织工用脚踩踏板、或者使用拨杆控制;
第二,飞梭牵引纬线:
梭子放在一边的梭箱里,织工脚踩踏板或者手拉拨杆,就能牵动绳索。
靠着弹簧积蓄的弹力,梭子就能迅速穿过经线梭口,稳稳扎进对面的梭箱,眨眼便能完成一次纬线穿插。
经过这两项改动,梭子不用再靠人传递,也不受手臂长短限制,单人就能织出两三米宽的布匹。
而投梭的速度更是快了三四倍不止,效率暴涨。
最关键的是,飞梭织机基础的大框架可以沿用踏板织机。
织架、经线轴、经线张力调节器、综框这些架构都是现成的,只需要略作调整即可。
核心之处就是穿梭系统和动力操纵系统。
穿梭系统,指的就是梭子、滑动轨道和两头的梭箱。
操纵系统则复杂些,主要是弹性驱动装置、拨杆和换向装置。
经过江瀚一番解释,许耀才终于看懂了草图。
他看着江瀚满腹狐疑,怎么大帅不去琢磨怎么攻城略地,反倒一门心思钻研起织布了?
可他心里嘀咕归嘀咕,面上却不敢有丝毫异议:
“帅爷高见,小的尽力一试。”
许耀也是个积年的老木匠了,手上功夫扎实。
他拿着草图,便开始亲自操刀,先从穿梭系统下手。
梭子最简单,就是个中间鼓两头尖、用来装纬线的小木梭,做个六七寸长就成。
滑动轨道则是用来引导梭子,沿着直线在经线梭口里穿梭,限制梭子运动方向的木轨。
许耀找来两根七尺长的厚实模板,牢牢固定在织架两侧的横梁上,高度正好对准经线开口的位置。
紧接着,他用凿子在木板内凿出两道V形凹槽,宽度略大于梭子直径。
最后用细砂纸细细打磨轨道内壁,以确保梭子能顺利通过轨道,来回滑动。
至于梭箱,就安在滑动轨道的左右两端,像个漏斗,引导梭子精准地进入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