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太明显,那就没事,比如说霍,在CHZZ之后,一样能够正常的在香港做生意,港府也没特殊对待,直到67年跟港府公开对抗,才被打压。
霍营东又说道:“那就好,今天来这里,主要是想跟杨生讨论一下之前我们商量的文物交易之事。”
“好。”杨文东自然也很乐意,这个博物馆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囤地,而是为了留名。
如果建成了,等自己百年之后,以后的学生来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第一句话,就可以是对自己这位创始人的介绍了。
历史这个东西,也只有这些才能永流传,单纯的商人做的再大,也根本不配,比如说何东家族,在三四十年代是华人中的王者,在六七十年代还有点名气,但到了21世纪,又有几个人还记得这个家族?
但博物馆、大学甚至图书馆,都会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下去,哪怕建筑太破了要拆,但后面建新的,历史记录也只会记录第一代人。
丁克坚则说道:“杨生,上面对您提出的这个博物馆,也非常感兴趣,他们表示愿意就一些古董与您进行合作。”
“怎么合作法?”杨文东问道。
丁克坚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杨生,之前您跟霍生提出对于内地的古董,是可买可租?”
“对。”杨文东点点头。
既然要做博物馆,那肯定也要有自己的古董储备,而为了长期吸引老顾客,那古董也是要定期更换的。
所以自持与租赁是要并存的,跟正常做服务生意一样,如果不是因为他作为穿越者知晓香港未来的情况,那开超市也未必会追求物业全部自持。
丁克坚又说道:“那既然这样的话,涉及到租赁,那贵方的博物馆环境,需要通过我们文物大师的认可才行。”
“我有个更好的方法。”杨文东笑说道:“香港几乎没有文物保管方面的人才,既然古董都可以租,那你们的文物大师,为何不可以?”
“你要租人?”丁克坚愣住了,他倒是没想过这种事。
“对,我这边本身就没人。”杨文东解释道:“你们的古董,让你们的人来维护,不是更好吗?
不然得话,我就得去请海外的专家来维护,一个他们不一定懂我们中华文明的古董,特别是字画;
第二他们的费用也很贵,有这个钱,部分给国内的专家,不是更好吗?”
“给我们的人外汇?”丁克坚也都有些心动了,
国内现在严重缺乏外汇,而有了外汇就能买到粮食,现在这件事基本上是全国排名前三的大事了。
“对。”杨文东点点头:“在香港工作自然给港元,要美元也行,都一样的,他们自己也能去银行换。”
实际上真要去欧美找这样的人,再带回香港,很难,这种人本身也是尖端人才。
而且还真不一定找的到,越少的人越难请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家,特别是香港在这个时代,是远不如欧美的。
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能力还真不一定行的通,因为中华文明的古董跟海外的不一样,别钱花了,要是把古董搞坏了,那就损失大了。
丁克坚回过神来,说道:“这件事我也需要向上汇报一下才行,我做不了主。”
随后,他就在自己随身带的本子上记录了下来。
“好。”杨文东点点头。
这种事情,内地没理由不同意,而对杨文东来说,也是一个能降低风险的投入,现在这样就等于将运输、维护都外包给内地的人,真要是租赁的古董出了问题,也算是内地这边的内部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