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毕岚直接愣住,他迟疑了一下,但最终并没有说话,而是继续喝茶。
至于荀彧,荀彧何等聪明,早在被召见的时候,就隐约猜到天子的目的。
但也只是觉得天子要向他问策,没有想到天子问的如此直接。
这,是要拿他做腹心谋臣?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是,他根本没有想到天子对当前形势的认知,居然有这么深刻。
毕竟大汉四百年,很多人和家族都已经成为习惯,又哪里会想到表面上强大的大汉,已经是千疮百孔。
如此一来,他也就不能随便说说了。
而且第一次召见他的时候,可是就埋伏刀斧手的。。。。。。
想到这里,荀彧长叹一声,道:“高祖昔日,还有汉中、益州,此稳固天下之本。
益州牧刘焉素有大志,如今立足未稳,尚可听命于朝廷。
一旦据有蜀郡,必谋夺汉中,如此益州不复为国家所有。
下一步,他必然谋夺汉中。”
刘辩是开了上帝视角的,荀彧并没有开。
毕岚也没有开,他还品茶,闻言愣住,讶然道:“刘焉家眷子嗣俱在京中,又是宗室重臣。。。。。。”
说到这里,他便停住了。
荀彧道:“刘焉谏言废史立牧,自请为交州牧。
但在谶纬名士董扶拜访过后,刘焉却又改请为益州牧,而且入蜀的时候带走董扶。
这是要做什么?”
闻言,毕岚点点头。
刘辩也开口道:“刘益州想去交州的时候,恐怕想的还是远离中枢,江湖走远以避祸。
但经由董扶撺掇,又言说益州有天子气。
那刘焉从决定去益州的时候,就已经变了。”
带着能望气的人物,跑到大汉兴起的蜀中之地,要说没有野心,谁信谁是傻。
与此同时,荀彧也在观察着刘辩。
从始至终,刘辩并没有多少意外的神色。
虽然刘焉在雒阳的时候,对刘辩还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