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姊弟三个又随王夫人自屋后穿过,回到贾母处。
从后房门进入后,已有许多人在房内伺候,王夫人来了,方才安设桌椅,摆菜安箸。
安排位次时又是一番推让,贾母正面榻上安坐,以左为贵,却要将晏姿安在左首第一张椅上,晏姿推让几次,贾母笑道,“你舅母嫂子们都不在此吃饭,你是客,原该让你来坐。”
晏姿方才坐下。
贾母又叫王夫人坐了,只见她走到旁边的塌旁坐下,并未入饭桌,接着三春才告座入席。
饭闭,小丫鬟们捧上茶来,又捧上漱盂,人讲,入乡随俗,晏姿便跟着漱了口,黛玉承安照做,接着又捧上吃的茶来。
黛玉不由望向晏姿,后者微微点头。
贾母教王夫人等退下,房中只余晏姿等小辈。
因问晏姿道,“日常在家做些什么,可还读书?”
晏姿笑道,“日前跟着太太算账管家事,囫囵读过了四书五经,也看些游记之类的杂书。”
贾母又将黛玉揽在怀里,问她,“那你呢?”
黛玉道,“才读了四书。”她是个周全的小姑娘,当即又问,“姊妹们读什么书?”
贾母道,“不过认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
正叙闲话,外头忽然传来一阵脚步,丫鬟上来回道,“宝玉来了。”
正说着,一年青公子走了进来,向贾母问过安。又去向王夫人请安。
晏姿不由去看黛玉,见她怔怔的,心中思忖着,临行前,林如海便向她透露了欲与贾家结亲的意向,只因黛玉自幼体弱,嫁到旁人家去恐受磋磨,若能与宝玉结亲,一来有兄妹之谊,情深意厚,二来自家人也对她多有包容。
只是身上还戴着孝,晏姿又亲事未定,不便大张旗鼓向外宣告此事,听那个口风,似与贾家已通过气。
宝玉回来时,已换了一身装扮,面如敷粉,唇若施脂,活脱脱一个金童模样的小公子。
贾母嗔道,“还未见客,怎么就换了衣裳,去,见过你姐姐妹妹,还有表弟。”
宝玉先与晏姿见礼,笑道,“姐姐好。”
又与承安见过礼。
再是最小的黛玉,一见到人,他就怔了怔,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晏姿笑道,“难不成只见过妹妹,没见过姐姐?”
宝玉不知所措地笑了笑,那是一种玄妙的似曾相识的感受,被晏姿这么一说,倒像是他胡诌的。
贾母也笑道,“就是,可见你乱说呢。”
宝玉脾气倒好,挠了挠头,“虽然未曾见过,然我瞧着面善,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1
他走近了,坐到黛玉身旁,笑道,“妹妹可曾读过书?”
黛玉谦虚道,“只是认得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