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夫又把大徒弟叫过来,嘱咐他们师兄妹好好相处。
田凤英已经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三个徒弟叩拜完师父,崔大夫领着宁玉婵和桃花去后堂。
他刚才注意到两个小姑娘报药名的时候,举动不一样。
“玉婵,你是怎么记住那些药名的?”
宁玉婵脸有些红,不知道师父是不是不满意她刚才的表现,如实回道:“师父,您刚才取药的时候,我看注意到了您取药的顺序,那药箱上标着药名。”
崔大夫回忆了一下,有些震惊,“你竟然记住了我取药的顺序?”
宁玉婵点了点头:“我闭上眼睛,就能想起师父的取药顺序。”
崔大夫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人,“我只取了三十七次药吗?”
宁玉婵摇了摇头:“有两次,您没取,拉开药匣看了一眼又关上了,还有一次取重复又给放回去了。”
崔大夫:“……”
也就是四十多个动作,宁玉婵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凭空记录了下来。
恍惚着,很多年前也有过一名这样聪慧的女子,可让他仔细回忆,又想不起来了。
转而问桃花:“你呢?”
桃花是笨办法,又有点取巧,“师父,我是看您指着那些药报名字的时候,使劲记住的,第一遍还差些,嫂子又报一遍,我就全记住了。”
桃花才是正常人。
崔大夫对两人都很满意,赞许道:“你们两个都很聪明,为师很高兴能收下你们两个,一会儿让大师兄给你们安排寝室,以后长住这里,每半个月可以回一次家,让你们两个的母亲回去吧。”
田凤英已经化身为教育专家。
被一群父老乡亲围着,大谈特谈她这些年的育儿经验。
田凤英难得的高光时刻,被一群人用崇拜、欣赏、羡慕的眼神看着。
只可惜村里人没见着。
辛苦这些年,也该让她扬眉吐气了。
“我告诉你们,这不管丫头还是小子,首先得一样对待才行……”
宁玉婵拉着桃花,走到药堂大厅看见的就是这个场景。
她没好意思打断,还是桃花挤过去,拉出了田凤英。
“娘,我们两个以后要住在这里了。”
田凤英一惊:“就我自己回去?”
桃花笑道:“您又没拜师,可不得回去。”
田凤英舍不得两个孩子,犹豫了片刻,问道:“娘中午还没吃饭,你师父这么有钱,总该管顿饭吧。”
宁玉婵和桃花刚刚拜师,还不了解师父的脾气。
一顿饭在有钱人眼里确实不值什么,可两个人也不敢轻易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