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自打镇上准备把几家国营工厂全部承包出去之后,又意向的人是真不少。
不过纺织厂以前就是乐阳镇规模最大,机器最多的厂子,和糖厂五万块钱一年的承包费不一样的时候,纺织厂的承包价一年需要十几万。
然而稍微懂行的人都能看出纺织厂的机器已经很老旧了,说句不好听的,都是建国前的老古董了,前年上面就说要拨款升级机器,现在厂里的效益这么差,这新机器估计也是遥遥无期了。
这要是在现代,可能还会有人看在那么大一块地皮和仓房的份上掏钱,偏偏现在才八十年代,地皮虽然也能卖钱,但是价格远没后世那么昂贵,现在人工和材料费也是便宜得不行,稍微有点资本的,都更愿意自己买地重新建厂房。
并且乐阳镇没什么底蕴,叶宁就已经算是首富了,她没兴趣,镇上的其他人就更没有能力去接下那么大个烂摊子了。
不过对于叶宁来说,纺织厂不愿意低价卖货车给她,对她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不过是多花一点钱买一手的货车罢了,为了厂里的长期发展来看,这个钱是绝对不能省的。
叶宁准备回头再让尤利民帮着联系一下他们之前买货车的厂家,再采购两辆货车。
虽然现在镇上的好几家厂子都说效益不好,但是现在工人身份还是很吃香的,哪怕叶宁已经在乐阳镇招了两回工了,服装厂的招工启示一贴,找上门来想要考试的人也不少。
陈素芳和周巧珍两人没费多少功夫就招够了叶宁需要的人手。
机器还没送到,陈素芳又不想让花钱请来的员工在厂里抄着手闲晃,就把他们安排到了裁床那边去帮忙。
只从叶宁要求款式多样化之后,剪裁工人的工作一下子就复杂了起来,从上班开始,他们手里的电动裁刀就没有停过。
之前他们还要抽空去仓库搬布料,现在有人帮忙了,他们也能省下一些时间了。
叶宁和顾骁把机器运到后,还得重新安装。
叶宁存心想要培养员工们自己维修安装的能力,所以提前让陈素芳把新招的工人全都叫了过来。
叶宁特意放慢了手里安装的动作,想让大家把安装步骤都记在心里,为了考察大家记住了多少,她拼装好机器后,又重新把机器的零件给拆开了:“好,现在你们都自己上来安装一遍……”
叶宁这话一出,原本凑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的新员工们全都紧张了起来,有的人更是一脸焦虑地凑到身边的人耳边小声问道:“你记住了吗?我好像没记住,那个线轴是怎么安装的?”
不管大家心里再怎么没底,这实操也是开始了,最后十五个人,只有五个人能够一步不错的把机器组装好。
周巧珍看着组装好的机器,难掩心中的好奇:“这就是能织毛衣的家伙?看着比缝纫机复杂多了。”
“没错!”
叶宁语气里带着得意,“有了这个机器,十分钟不到就能织出一件毛衣需要的布片,比人工快可要快多了。”
周巧珍咋舌:“真这么快?那以后我们厂里的毛衣起步是能和大衣一样,多得堆成山?”
叶宁他们跟着机器一起运过来的毛线周巧珍她们可是已经看到了,那真是堆成小山了。
现在毛线还算是精细工业品,市面上可难买了,周巧珍她们都不由得在心里盘算了起来,这些毛线要都做成毛衣,能做出多少件。
叶宁笑着回道:“差不多这个意思吧。”
说归说,笑归笑,这机器用不用的针目和线轴是可以织出好几种不同的花样的,在给大家演示操作方法的时候,叶宁还不忘提醒道:“这次厂里只采购了七台机器,白班夜班加在一起,只需要十四名操作工,经过考核之后,你们之中上手最慢的那一个人要去流水线后面剪线头,缝扣子。”
“因为这些活做起来都不难,所以工资和操作工是不一样的,只能算杂工,每个月的工资要少五块钱,其他的福利待遇倒是和大家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