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卫明觉得这是治标不治本,山上的树砍了,一下暴雨更容易山体滑坡:“最稳妥的办法还是买点水泥河沙在后面后山那一片的修上护坡。”
马玉书闻言皱眉:“那么大一片山坡,要全修上护坡,怕是要花不少钱?”
叶卫明在心里大致盘算了一下:“花不了多少,几万块钱吧,主要是买个安心,村里就我们一家住在这边,这次是运气好,要是再有下次,那才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叶卫明这话一出,叶宁当即就附和道:“修!回头就去找人,早修好早安心。”
父女两都说好,马玉书也不扫兴了,本来按照她的想法,买几卷防滑网罩上就行了,但是再仔细一想,现在家里也不缺这两个钱,好像是没有必要为了这么点钱去冒险。
这次的小范围山体滑坡对叶家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至少村里好些因为不习惯城里生活的老人,因为这件事情,被自家的儿女态度强硬地接到了城里,留在村里的人就更少了。
这一趟耽搁了一个来月,叶宁算了算时间,去市里买了整整两辆货车的家具后,她也跟着货车回了村里。
服装厂的机器是叶宁在回来的路上就掐着点买好了的,他们回到家的第二天也陆陆续续运到了。
村里没几家人了,叶宁特意让司机从村尾那条马路进来,倒是没太惊动到什么人。
这一次叶宁买的东西就可多了,满满两车的家具就不用多说了,桌椅板凳床柜在谷仓里就已经挤得满满当当了。
五十台工业缝纫机、十台辅助用的包缝机、锁眼机、这些都是一两百斤一台的机器。
另外因为资金不足,电动裁布床叶宁是买不起了,只能买手动操作的电剪刀,回头找木匠用木板重新做个木裁床将就用着。
另外清洗机、烘干机是不用想了,整烫机却是不能缺的,叶宁准备做的是中高端服装,出厂的时候皱皱巴巴地也不成个样子。
除了这些精简过的机器之外,叶宁还在网上下单了一堆布料和辅料。
布料没什么好说的,碎花棉布和提花面料,叶宁手头拮据,也没贪多,到时候厂子里的大头还是要从那边本土的纺织厂进货。
就是扣子、拉链、蕾丝花边、成卷的棉线得暂时从现代采购。
最后这些东西堆满了整个屋子和院子。
这可不是单靠叶宁一个人就能运完的,马玉书也得撸起袖子加油干。
大型的机器和家具不好弄,叶宁只能先把小柜子,抽头、板凳,辅料之类的小东西先一趟一趟地搬过去放着。
最后马玉书嫌靠在谷仓里的九套床和床垫挡着她进出了,催促着让叶宁先搬过去:“我在这边搭把手,我们一人搬一头,你先过去。”
木门就两米的高度,超过这个高度的东西也弄不过去,叶宁买的床垫子都是两米宽,竖着放正正好。
这会儿她和马玉书一人一边,也是费了一些力气的。
按照叶宁他们之前实验过的结果,这床垫最后一块运过去后,马玉书就该被弹开了,她自己也提前做好了松手的准备,反正这床垫外面还包着塑料膜,掉在地上也不会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