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心想,按照赵墨才说的,若是今冬大家都能学会算数,无论是送东西还是帮忙干活,也不过就是一个冬天的事。
赵墨才家里轻松了,得了些粮食吃食,学东西的人付出也不多,却能让村子里大部分人都能算数识字,这事可不要太划算了。
如此,村长再看向赵老丈,问到:“老赵,你是怎么想的?你家墨才可以做你家的主吧?”
赵老赵这会儿还有些回不过神来,方才他家阿才说什么?说他们也能去当先生教别人识数认字,他们这些泥腿子能干得了这事儿?
但村长和墨才好似都已经达成一致,赵老丈便只能说:“我先说好啊,若是除了我家墨才,再找不到其他可以教书的人,那这事咱家就不干,送再多东西,帮我家做再多活计,我家也不干。我家墨才还是肯定要读书考科举的。”
村长也理解,便点头答应了。
赵老丈三人回到赵家的院子,发现来赵家的人更多了,甚至连邻村都有人来。
林婶子这会儿就拉着何悠说话呢,一直强调说只需要何悠帮她问一问,若是不行,她这边立刻就回家。
何悠心里也很感激林婶子这些年对他的照顾,看见自家相公回来,便期期艾艾地看着赵墨才。
赵墨才向众人点头,几步走到夫郎身边,低着头,满眼温和地看他。
村民们看着他站在何悠身边,身形被何悠衬托得越发高大,肩膀虽没有他父亲他们宽阔,穿着那身长衫,却也如松柏般挺拔,到真相是县城里长大的谦谦公子。
明明何悠那么瘦小一个哥儿,被他那样看着,竟让人觉得他们两人是那么的般配。
赵墨才见夫郎好似有话要说,却又不好意思开口,又转头看了看身边有些拘谨,却满眼期待的林婶子。
她身边还放着一个大篮子,里面装了不少菜蔬和粮食。
赵墨才一看便知道怎么回事,想了想,对林婶子说:“婶子,我们村子或许要建一个学堂,但婶子是外村的,这事儿等村长定下来后,我去找他问一问,若是村长那边没有问题,婶子便让家里人过来上课便是。”
林婶子没想到赵墨才这么好说话,连连感激,提起身边的篮子就往赵墨才和何悠的怀里塞,“婶子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些你们先收着。”
赵墨才和何悠还来不及和林婶寒暄,赵家村的村长就已经站在赵家房廊下的台阶上,对满院子乌泱泱的人说:“方才我和赵家当家的,以及墨才商量了,我们想在村子里办一个学堂,只要是想学的,都能把你家孙子送到学堂来学习识字读书。”
“不过阿才也说了,他一个人教不了那么多人,他还得看书考科举,所以这教学的事情,或许会交给别人来做。”
“这些人也都是在阿才那里学会了再教你们,你们若是愿意呢,咱这个学堂就建起来,若是不愿意呢,就不要再为难阿才他们一家子。”
话音落下,院子里的人立刻讨论起来。
“不能跟着阿才学,他要让其他人教我们,除了他还有谁会教书啊?”
“村长的意思是阿才教几个小先生出来,让那些小先生教我们?其实我觉得谁教我们都行,只要能学会,谁教的,又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