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水浒传》,评书戏曲民间小调总听说过吧?
潘金莲和武大郎的故事总知道吧?
尤其水浒传写的是山东大地的故事,在那片土地上至今源远流长,津津乐道,伱不可能没有听说过。”
“小女子就是个文盲。”
“你可不是文盲,即便你是,你的家人都是?
受到水浒传的影响,潘武两姓不通婚,这是几百上千年的传统,你的家人也不知道?”
“所以你们的身份是假的,估计你也不是中国人吧?”张义上下审视着她,不屑道:
“日本间谍?想要扮演中国人,功课需得做仔细了。”
潘亚楠脸色瞬间一变,犹自抗辩道:
“我们不是山东本地人”
“带下去,大型伺候。”
张义懒得和她费口舌,看她被拖下去,让人将剩下两人的嘴巴取开。
“二位,还不说自己的来历,和她一个下场。”
他话音刚落,李果远立马道:
“兄弟,误会了,自己人,你们怎么就不信呢?”
“谁是你兄弟,这是谍参股张股长,你小子老实点。”钱小三扬起巴掌,呵斥了一句。
“是,张股长,卑职也是党政科,不,现在是情报科的情报员,奉命打入红党内部”
他说到这里,旁边的蓝布中年人冷哼一声,他连忙收声,叫嚣道:
“我要见费科长。”
“将他拉下去,先关押起来。”张义指着蓝布长衫中年人,冷哼一声,接着看向李果远:
“这里没有什么费科长你要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那就只能大型伺候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李果远神情一阵变幻,张口结舌,最后无奈了叹了口气道:
“我真是情报科的上个月。”
原来这厮奉费同则的命令,伪装成失业的进步青年,先是在报纸上写“进步文章”,然后在红党活跃的区域,在茶楼、酒馆、饭馆,高谈阔论,大肆发泄对政府和时局的不满情绪,以此来吸引地下党的注意。
而蓝布长衫的中年人则是扮成顾客在暗中监视,观察其他顾客的表情和行为举止。
为了假戏真做,随后李果远更是被警察局抓捕关押,半个月出狱后,他“不思悔改”,继续在报纸上写文章,经常出入茶楼酒肆。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就有人和他接头了。
这人便是裁缝部的老板武朝林。
武朝林劝解他低调些,李果远却是丝毫不知收敛,吹嘘自己进过牢房早就将生死看淡了
于是两人推心置腹,李明亮谈失业后的苦闷、谈理想、谈志向、谈追求、怒形于色地发泄对政府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