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少奶奶褪了手上的羊脂玉手镯给呦呦做了见面礼,解下腰间挂着的羊脂玉玉佩给曦哥儿做了见面礼。
过年的时候呦呦给人磕了不少头。行了不少福礼,得了不少红包。
见傅少奶奶给她见面礼,也不用童氏吩咐,麻利地给傅少奶奶行礼道谢。
曦哥儿还懵懵懂懂。雨微抱着他,代他给傅少奶奶行礼。还没有起来,曦哥儿已把玉佩往嘴里塞。
雨微看着冒汗,忙将玉佩从他口中夺下来,他却嘴一瘪。哭了起来。
大家都笑了起来。
傅庭筠就对傅少奶奶道:“可见嫂嫂的东西曦哥很是喜欢。”
“是啊”傅少奶奶起身抱了曦哥儿仔细地打量,转头对傅庭筠道,“不怪人说姑舅老表骨肉亲。他和你的两个侄儿也有几分相似。”
傅庭筠搂了站在她身边的呦呦笑。
傅少奶奶弯下腰,和蔼可亲地问着呦呦的日常起居。
呦呦口齿伶俐。问一答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屋里的气氛变得很好。
傅少奶奶就摩挲着呦呦的头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大妞儿和大哥儿”笑容渐敛。
傅庭筠听着她这话里有话,知道终于说到主题了,也不搭腔,只照着字面上的意思应酬:“这有什么难的,嫂嫂想什么时候来看他们,什么时候来就是了。我出嫁,嫂嫂可是给我添了箱的。我们家的大门,永远都为嫂嫂敞开着呢”然后岔开了话题,笑道,“二月初二的时候我邀了王夫人一起去玉鸣山踏青,要不嫂嫂也和我们一起去玉鸣山玩一天吧到时候把两个侄儿也带上,我正好可以看看,呦呦和曦哥儿也可以认认表哥”
傅少奶奶眼底就露出几分洞察世事后的明了,道:“二月初二,我恐怕不得空我已经和公公、相公说好了,二月初一就启程回华阴”
傅庭筠愕然:“嫂嫂回华阴,那老爷和哥哥”
“他们留在京都。”
傅少奶奶的神色有些淡然,“年前听华阴老家的人来说,祖母身体微恙,婆婆虽然不在了,可这侍疾的事我们这房也不能袖手旁观。所以我和我的娘家人商量,决定带你两个侄儿回华阴,一来是尽尽孝道,二来两个孩子生在京都,长于京都,对华阴却陌生得很,时间长了,说不连自己的堂兄妹们都不认识了,更不要谈什么手足之情了。我娘家母亲和哥哥们听了都觉得好”
“祖母病了”傅庭筠听着有些急起来,“病情怎样要不要紧”
“年纪大了,受了些风寒,一时抵御不住,”傅少奶奶道,“听说不要紧”
既然如此,为何要回华阴侍疾
傅五老爷和哥哥都没有纳妾,她走了,傅五老爷和哥哥在京都由谁照顾
祖母身体有恙,母亲不在,嫂嫂回去尽孝,因为不放心孩子太小,带着一同回华阴也说得过去,为何还要写信回娘家去商量娘家的母亲和哥哥
知道祖母的身体不要紧,这些疑问一个接着一个地从傅庭筠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好像知道她在想什么似的,傅少奶奶苦涩地笑了笑,声音骤然低了下去,道:“我原来觉得,姑奶奶受了委屈,那也是不得己,后来知道真正的缘由,心里很是不安跟你哥哥说,你哥哥却不以为然”她说着,咬了咬唇,好像有千言万语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似的。
傅庭筠也怨傅庭筀。
他们好歹是一母同胞,原来不知道是什么事也就罢了,现在知道了,竟然还是这样一个态度可怨归怨,总不能因为这个就让嫂嫂和哥哥起罅隙吧哥哥是个无心无情的人,到时候为难的还不是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