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远一点的游客大多要动车转临河县,然后打车过来,并不会造成这样的场面。
不过,这只是客观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路的限制,这乡村道路已经不能满足陈氏现在的游客量。
刘业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陈氏这开发的似乎不是很彻底,这交通已经超负荷了,而且,每天有这样数量的游客量,这四周的群山似乎都有可以开发的地方。”
楚浩了解过陈氏,有着自己的一些猜测,解释:“陈氏以前好像是苦修,老一辈的人没有抛头露面的意思,所以,族人也过的清贫,在外面没什么名声。”
“现在是这位年轻家主求变,要带着陈氏族人发展,所以才出来发展宣传,陈氏现在工作的都是族里的人,主要还是为了族人。”
“难怪。”刘业点头,倒是若有所思起来。
他对于陈氏的行为是很理解的,时代不同,观念自然也不同。
很多奇人在民间,也大多掌握着一些本事,很多却因为各种规矩,导致这些本事失传了,有些则是懂得变通,反而让这些本事宣传开,也得以传承下去。
特别是那些玄门传承,哪个不是在求变?
包括心衍大师的寺庙,武当,少……都是如此,早早的就顺应时代,博取名气。
甚至还有地方已经搞成了商业模式。
心衍大师在外界就是德高望重的,网上宣传的一些视频,网友看了都要夸赞一声大师慈悲为怀?
可他捐了5000万,对方还不是每天亲自上前为他诵经化煞。
最主要的,如果不是对方有那个名气,他也不会捐5000万给对方的寺庙。
这就是顺应时代博名的好处了。
反而是这陈氏,明明有诸多本事,却是坚持到现在没有出来博名,只能说陈氏的老一辈人太有坚持了。
这也更说明,陈氏的和心衍大师这些玄门场所不一样,不是靠钱能够解决的。
像心衍大师这些玄门德高望重的人,怕是真有一分本事,也会夸大到10分宣传自己,都带着利欲,所以,他捐5000万,就可以让心衍大师每天为他念经化煞。
现在陈氏却有本事还要装着没有,对外也不承认,如果不是有关系,或者特殊渠道根本不知道。
那这就不是靠钱能解决的了。
当看到陈氏古建筑群的时候,刘业也更加钦佩了,哪怕他对于旅游、建筑之类的东西无感,可看到陈氏古建筑群也不得不承认,很吸引人,那种古朴之感扑面而来,仿佛能让人一眼知道古代建筑之美。
如此吸引人,陈氏能够到现在才求变,说明陈氏真比那些玄门之所更有坚持,要强太多。
此时此刻,在他心里陈氏和其他玄门之所的档次就是不一样。
下车后,朝远处看去,可以看到屹立的三棵老榆树,枝繁叶茂,树冠展开,非常壮观。
“这三棵老榆树年份应该非常久远吧?”刘业也被三棵树吸引询问。
楚浩解释:“是挺久了,貌似能追溯到唐朝时期,而且,那三棵老榆树有灵性,人只要到了老榆树的范围下,就会有一种奇妙的清爽感觉,不是寻常的树荫的那种。”
“那明日倒是要去可以去看看。”刘业说了一句,跟着楚浩进了陈氏,除了他们和心衍大师外,他在这一次还带了一个助理和两个保镖,都在后面一辆车。
进入陈氏,里面很热闹,游客熙然。
楚浩真的很感慨,每一次来陈氏,感觉这里都会有一种巨大的变化。
他看了看时间,便朝刘业说道:“刘董,看看时间,我订的药膳应该也差不多好了。”
刘业点头,他心里对陈氏已经有所评定,知道这个地方不是自己靠钱能解决的,还是要靠楚浩安排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