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使不得。”王一枝连忙摆手,平静的眸子里出现情绪波动。
等汪修齐重新落座,王一枝才苦笑着说道:
“说实在的,刚到松浦津的时候微臣是有怨气的,本想去找义父讨个说法,可却碰到了元亮。
他和我说了这半年来的事情,还给我看了殿下制造的燧发枪和雷铳,而且说每月可造出这样的枪三千支。
微臣首次对自己的制造技艺产生了怀疑,为此,也没脸再见义父,我就去找了智敏先生几人带我来见殿下。
此次不为求官,只恳请殿下看在义父的面子上,让一枝成为一个普通的工匠,可以学习新的制造技艺,继续为国效力。”
知耻而后勇,强者心态,此人不错啊……汪修齐心里一松,脸上露出笑容:
“义兄客气了,这样,你刚刚封闭造火器出来,不急着安排职务,先在本王身边待一个月稍作休息,至于那些封闭出来的工匠,让他们去五岛考认证,通过的进行培训,再做安排。”
“谢殿下恩典。”王一枝喜上眉梢,行礼之后,又问:
“如今大宋了有了更加犀利的火器,那造出来的三千五百支火绳枪可是靡费了不少钱粮,若是废弃,可惜了。”
叶秋淡淡一笑,宽慰道:
“一枝兄,有我在你怕什么?放心吧,我大宋产的火绳枪,在倭国可是畅销的很。”
见王一枝眉毛微微皱起,毛海峰会意地笑道:
“大宋以前不卖枪,是怕倭国势力强大了对付咱,可现在数月就有一代新的枪械出来,就不用担心了。”
看这个话题告一段落,徐渭开口,把俞大猷和冢原卜传对决的隐忧说了一遍。
俞大猷出列,带着羞愧之色,单膝拜倒:
“末将无能,让殿下忧心了。”
汪修齐抬了抬手,不以为意道:
“志辅不需如此,在看到冢原卜传资料的时候,我已有了猜测,这也是我和文长去给你送情报的原因。”
“从现在的情况看,志辅出战,最好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这等比斗还要进行吗?”周述学着急地发问。
“比,为何你不必?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回避不是我宋国的风格。”汪修齐很肯定地说道,随即看向俞大猷:
“我虽不懂武艺,可也知道这比斗和打仗是一个道理,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合。
如今方仁和他的神道教势力越闹越凶,倭国百姓群情汹涌,都要来宋国参拜神迹,这就是天时。
至于地利,本王已经安排在平户城建造圣像,而这擂台就在圣像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