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云里雾里的众人呆愣当场,泷捷眉毛一挑,忍不住开口:
“殿下,此话当真?”
汪修齐哈哈一笑,没有接话,而是说道:
“智敏先生,朝鲜国的事情要处理好啊,本世子缺人,缺大把大把的人。
只要有了足够的人手,宋国年入万万两,指日可待。”
……
朝鲜国。
大同江海口北岸。
平壤南浦港。
海风呼啸,雪花纷飞,几万人被圈禁在了长达几里的堤坝边。
外围用木板、竹子围起了栅栏,每隔几十米,就有背着弓箭,腰挎钢刀的士兵看守。
衣衫破烂,表情麻木的流民们犹如待宰的羔羊,一堆堆的蜷缩着挤在一起。
人群里时不时发出婴儿的啼哭声,惹来母亲哽咽的安抚和旁人的叹息。
一个眼睛清澈,却是骨瘦如柴的小女孩,躲在父亲的破棉袄里,不断地低喃着:
“爹,什么时候有吃的呀,囡囡好饿。”
中年男人脸上全是绝望,但还是不断抚摸着孩子的头,柔声劝慰:
“闺女,再忍忍,会有吃的,一定会有的。”
这些流民已经断粮两天了,要不是刚到的时候,每人领了半斤鱼干,恐怕都熬不到现在。
此时,不远处来了十几辆马车,从上面下来一群穿着体面,容貌富态的人。
他们和负责的府军头目嘀嘀咕咕的,声音时高时低,似乎在讨价还价。
半晌,那头目才点了点头,从长随模样的人手里接过布包,掂了掂,才满意地笑道:
“这可是天朝上国的子民,就算是流民,那也是高贵的流民,买他们做下人才能彰显各位的高贵。
不过,说好了,这只是挑选的费用,选中带走的话,一个人头,二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