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峰放下了手中的鸡腿,憋了半天,最终还是没忍住:
“义父,阿齐的婚姻大事,还是问问他吧,要是娶回来不喜欢,岂不是惹他不高兴。”
汪直转过头来,脸色不悦,声音严肃: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由得他自己做主。
你的事情为父懒得去管,但齐儿是世子,他的婚事不仅关乎到他自己,还关乎到宋国的未来。”
毛海峰瘪了瘪嘴,埋头,继续干饭。
“这样,”汪直放下筷子,沉吟片刻说道:
“等过了正月,本王亲自去平户和清州两城看看,一来商议海鱼贸易之事,二来,也见见那两位千金。”
陈氏面露喜色,边给汪直夹菜,边点头:
“要是王爷亲自去,那就再好不过了。”
……
大年初三,叶秋就带着好几船的物资匆匆而来,一进后院就喊开了:
“贤弟,我回来了。”
汪修齐正在听徐渭几人汇报重点项目的详细章程,闻见喊声,开口笑道:
“看来叶秋事情办得很顺利,这嗓门,全岛的人都听见了。”
众人闻言,也是相视一笑。
叶秋一进门,自顾自坐在汪修齐身侧,从他身前抢过茶水喝了一口才说道:
“贤弟,我把咱们的计划和父亲一说,你猜怎么着?”
汪修齐笑而不语,静听叶秋口喷。
“父亲连年夜饭都没吃,就拉着我写章程,测算资源和经费。”说着,叶秋就站了起来,学着叶宗满的语气,深沉地说道:
“此事若是能成,宋国百年基业可定,世子之才,经天纬地,老夫不及也。”
徐渭满脸欣喜,催促道:
“王爷那边怎么说?”
“王爷和父亲的想法不谋而合,只要这罐头的成本可控,将成为宋国商会的贸易之本,自此以后,我等再也不用担心货源。”叶秋挥摆着宽大的袖袍,大有气吞万里如虎之势。
汪修齐面色如常,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