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兵来鸡笼岛(台湾)剿倭快要半年了,本以为秋收之后就可以返回松浦津,可情况却比他想象的要严峻许多。
造成这个局面不是陈璘不能打,而是局势变化太快,他有些措手不及。
刚开始的几个月,一切都很顺利,他带兵从岛的最北边一直打到最南边,势如破竹,把几十个海贼和倭寇的据点一扫而空。
鸡笼岛上的匪患清理干净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了澎湖列岛,原因很简单,这里不仅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而且聚集了大量的汉民。
要推广土豆种植,没百姓不行啊,于是又开始肃清澎湖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岛屿。
四个月间,斩杀敌寇三千五百人,俘虏零人,因为他不要俘虏,抓到就是砍头。
一时间海上风云变色,匪寇闻风丧胆,直接给他取了个“海阎王”的称号。
平定鸡笼和澎湖列岛后,他也没闲着,把澎湖岛上愿意种田的全部送去了魍港和新港,那里地处嘉南平原,有大量肥沃的土地。
而把以打渔为生的百姓留下来,建立了几个海鱼处理工坊,让他们处理海鱼,因为此次随行的大船中就有两艘捕捞船。
做完这一切,正准备舒心两天的时候,突然间情况就不对了,陈璘发现,前来澎湖的倭寇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疯狂,就像飞蛾扑火似的袭击港口。
直到松浦津来了弹药补给船,他才知道,世子登基了,而且直接封锁了倭国的航道。
这不仅意味着四处劫掠的倭寇回不去,而且也意味着佛郎机在倭国的财路断绝了。
起初,他并未将倭寇放在眼里,认为自己的船只坚固、火炮犀利,还拥有先进的燧发枪,因此拒绝了松浦津的支援。
直到一个月前,三艘佛郎机战船联手上百艘小型海盗船偷袭了捕捞船队后,他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两艘捕捞船和一艘六桅护卫宝船全被击沉,陈璘虽然极其愤怒,却没有贸然行动,而是派出小型火龙船进行侦察。
牺牲了十几艘火龙船,才抓到两个倭寇。
经过审问,终于弄清楚,这三艘战船来自濠镜(澳门)。
其中两艘是速度极快的卡拉克大帆船,而另一艘则是从天竺(印度)果阿赶来支援濠镜的盖伦大帆船。
虽然这艘船的体型并未超过卡拉克,大约也是二十丈长,但其操控性极佳,速度比卡拉克更胜一筹。
在和几个副将仔细商讨之后,陈璘决定龟缩不出。
倒不是他胆子小,而是不得不这么做。
一来,此次总共带了六艘战船,加上鸡笼岛原有的守护力量,满打满算八艘战船,五千士卒。
现在损失了一艘,只有七艘,四千五百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