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明朝海盗王直是哪里人 > 第131章 疏通关系(第2页)

第131章 疏通关系(第2页)

戚继光似乎品味出了话的意思,琢磨半天,才开口说道:

“殿下莫不是看中了裕王府中的几位侍讲?”

刚开口,他又摇了摇头,带着否定的语气说道:

“徐玠已为当朝次辅,要疏通他的关系,恐怕不易。

高拱为人高傲,不近女色,不爱钱财,除了裕王,谁的账也不买。

至于张居正,他只是个普通的翰林,因得徐玠赏识而进入王府,但手中并无实权。”

元敬不简单啊,连朝堂之事也摸得一清二楚,难道也在找靠山……俞大猷看向戚继光,目光里带着诧异和感叹。

戚继光轻咳两声,给了俞大猷一个你懂得眼神。

汪修齐倒是不以为意,历史上的戚继光本来就不是一个只会喊打喊杀的武夫,他不仅在军事上有极高的才能,在送礼拉关系上也是一把好手。

这也是他在大明能几十年屹立不倒的原因。

“不用猜了。”汪修齐开门见山,说出了他的目标:

“我指的是冯保,曾经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不过,现在只是裕王府的一个小宦官。”

“是他?”众人都是疑惑不解,只有纯阳子微微颔首。

吃了一个月生鸡蛋的纯阳子气色好了很多,头发也稠密了不少,已经能扎起发髻,他面带笑容,温和说道:

“冯保贫道认识,的确是个妙人。

他虽为阉人,却是善琴能书,在司礼监的时候,就负责监刻书籍,其中的《启蒙集》、《帝鉴图说》、《四书》都是由他负责的。”

俞大猷皱了皱眉,不屑地说道:

“一个阉人有何值得结交的?”

汪修齐笑而不语,端起茶盏,不急不缓地喝着茶水。

“此言差矣!”徐渭起身反驳,看向俞大猷,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宦官在朝廷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们自身没什么影响力,但却是皇帝的家奴,是用来制衡文官的利器。

靖难之役,要是没有宫中的宦官通风报信,文皇帝恐怕也坐不了江山。

土木堡之变,要不是有宦官王政专权,明英宗也不会被俘。

夺门之变,没有宦官曹吉祥,英宗就夺不回皇位。

更有甚者,要是没有宦官张敏等人的保护,可能就没有孝宗,天朝的历史也将改变。

主公刚才说过,裕王不是专权之人,这意味着什么,难道俞先生没有听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