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建设,领头人徐渭
包括世子府、开拓学院、神丹室、倒塌的民居重建、水泥作坊、玻璃作坊、福江县的道路铺设等。
2、关键项目研发,领头人张玄真
包括罐头的研制、防水服的研制。
3、剿倭,领头人俞大猷
包括镇海军的招募、训练,以及具体的剿倭行动。
4、育种和药材的培育,领头人李时珍
核心是对温泉谷的开发和建设。
5、扩大捕捞相关准备,领头人许伯
包括武装商船的改造、捕捞网等渔具的准备。
会议从下午一直开到晚上,等众人从小院子出来,外面的风雪已经停了。
看着清冷天空中那闪烁的星河,俞大猷感慨一声:
“大明的皇帝要是有殿下十之一二的勤政,江山又何止如此啊!”
戚继光默不作声,高大的身躯踩在雪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徐渭抚着胡须,淡淡笑道:
“两位,不如到寒舍小酌两杯如何?贱内最近做出一种红烧鲽鱼,那味道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哈哈,好,正有此意。”俞大猷拍了拍戚继光,调笑道:
“走,去文长那里喝酒,我等三人,就他过得安逸,妻子儿女聚在,羡煞旁人。”
戚继光还在想着罐头研制成功对军事的影响,正要拒绝,却是被徐渭摆手打断:
“元敬,今晚不仅有好酒好菜,还有故事。
你们想不想知道,殿下第一次是如何打动徐某的?”
戚继光和俞大猷对视一眼,齐齐看向徐渭,不约而同地问道:
“说来听听。”
“当时徐某异常苦恼,困于牢笼而无法解脱,是世子的一番话,点醒了我。”徐渭慢悠悠地说道,吊足了胃口。
“走,喝酒去。”戚继光眼睛一亮,不再犹豫。
……
简单吃过晚膳,汪修齐坐在书房看着叶秋送来的情报。
情报五花八门,什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