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皇明皇太孙 > 第274章 日暮途远(第4页)

第274章 日暮途远(第4页)

等到第二天早晨,周王才回来。

“大侄子!”

周王一踏入王府,便朗声唤道,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

他没有身着华丽的亲王服饰,而是跟个药农似的打扮,更添了几分亲切。

朱雄英闻声从书房走出,迎上前去,躬身行礼道:“王叔,侄儿有礼了。”

周王连忙上前几步,扶起朱雄英,笑道:“雄英啊,你此番巡视五京,可辛苦了。我听有炖说,你在开封看到了不少问题,可有应对之策?”

朱雄英点了点头,正色道:“王叔所言极是,开封府的现状确实令人忧虑。侄儿已初步拟定了几项措施,一是修复黄河堤防,防止水患再次发生;二是整顿市场,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行为;三是加强官员考核,严惩贪腐,树立清正廉洁之风。但这些只是治标之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开封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问题,还需从多方面入手。”

周王闻言,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沉声道:“雄英所言极是,开封作为中原腹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黄河水患频发,加之官员贪腐、商贾哄抬物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本王虽有心相助,但奈何力有不逮,如今有你这位天使坐镇,本王也就放心了。”

“力有不逮”这四个字,真的是一点都没错。

难道周王不想像朱雄英一样大刀阔斧地做事吗?他当然想!

周王也是一个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藩王,对于开封府的百姓是极好的。

可是身为藩王,不能管民政!

而能管民政的开封知府,根本无法跟整个开封固有的利益集团对抗。

这就形成了悖论。

而真正解开这个悖论的,就是朱雄英。

朱雄英看了周王一眼,道:“王叔过誉了,侄儿不过是尽绵薄之力罢了,此次巡视,侄儿还得多谢王叔和周王府的支持,尤其是有炖兄弟。”

周王摆了摆手,笑道:“自家人何必客气,有炖能与你一同共事,是他的福气,对了,本王这次出城,也是为了查看黄河堤防的修复情况,顺道筹集些救人的草药,如今看来,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朱雄英心中一动,道:“王叔此举。可是药园那边弄成了?”

“不错。”周王颔首道:“基本都摘了,用来熬粥熬汤都用的上,虽然不多,但也能解一时之急。”

朱雄英闻言大喜,道:“王叔高瞻远瞩,侄儿佩服。”

周王朱橚是植物学家兼中草药专家,他深知编著方书和救荒著作对于民众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并利用自己的能量,在开封组织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学者,如刘醇、滕硕、李恒、瞿佑等,作为研究工作的骨干,还召集了一些技法高明的画工和其他方面的辅助人员,大量收集各种图书资料。

所以“开封周邸图书甲他藩”不是吹的,朱雄英是亲眼见到了那么多的书籍。

而且,周王还搞了专门的植物园,种植从民间调查得知的各种野生可食植物,进行观察实验。

这次中原洪灾后大旱,周王就专门让人宣传教授百姓,那些植物是可以食用的。

而这些研究成果,都成了目前正在编撰的《救荒本草》。

顾名思义,这玩意就是教百姓在饥荒年岁怎么吃草活命的。

在华夏封建社会各朝各代,大体上都是赋税繁重,灾害频繁,百姓生活很苦,吃糠咽菜成为常事,而在长期食用野生植物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性的知识而且自古“药食同源”,本草学的发展也为对野生植物的认识和利用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资料和方法。

周王朱橚和他招募的学者们,正是以这些知识为基础进行《救荒本草》的编著的,作为一种记载食用野生植物的专书,这本书是从传统本草学中分化出来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本草学从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一个标志。

而且,这个版本的《救荒本草》,还参考了朱雄英送来的《赤脚医生手册》,可以说在饥荒年岁的救命方面,更加实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