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皇明圣孙免费阅读西湖遇雨 > 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3页)

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3页)

马皇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这件事情之前就有风声了,今天也只是决断而已。

朱元璋点点头,没有隐瞒:“眼下安南战局紧张,需要尽快突破防线,幼军中的少年们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也算训练有素,作为炮手参战,既能历练他们,也相对安全。”

马皇后眉头紧锁,她不是寻常妇道人家,作为完整地经历了地狱一般的元末乱世的女人,她深知战场的残酷,即便是在看似安全的位置上,也难以避免意外。

《木兰辞》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不是将军都死了战士活着回来,在战场上将军阵亡的概率,可比战士低的多得多,即便如此,还是那句话“瓦罐难免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上亡”,将军都免不了一死,何况是普通士兵呢?

马皇后轻叹一声,道:“陛下,我知道您是为了孩子们好,想让他们历练一番。但战场毕竟不同于其他地方,一旦有个万一,臣妾怕您会后悔。”

朱元璋沉默片刻,他明白马皇后的担忧,作为奶奶,她自然希望皇孙们能够平安成长,不受战火侵扰。

但作为皇帝,他必须考虑国家的利益,考虑战争的胜利,同时,他也要考虑大明的继承人。

“玉不琢,不成器!咱那时候,莫说是十几岁,就是几岁就拿根烧火棍上战场的,可还少了?这些孩子放在三十年前,那都是成丁了。”

“咱明白你的担忧。”朱元璋长叹一声,轻轻握住她的手,“但这次征安南,对大明而言意义重大,幼军中的孩子们,将来都是要当顶梁柱的,他们需要经历风雨才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而且,咱已经决定,让孩子们自愿报名,从中挑选优秀的炮手参战,同时确保他们的安全。”

马皇后听着朱元璋的话,心中虽然仍有担忧,但也明白朱元璋既然下了决断,那肯定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她轻轻靠在朱元璋的肩膀上。

朱元璋揽住她的肩膀:“放心,咱会让梅殷、平安好好照看他们的。”

很快,关于幼军自愿报名参战的消息,就传开了。

东宫里,吕氏急匆匆地来到朱允炆的房间里。

“娘。”

朱允炆经过这半年的幼军训练,也不是之前那副白竹竿的样子了,而是成了略微强壮些的黑竹竿,腹部和胳膊上,也有了二两肌肉,只不过因为天生就这体型,平常还挑食,所以让他忽然长一身腱子肉出来肯定是不可能的。

看着吕氏有些难掩的焦急神情,朱允炆已经知道是什么事情了,他的嘴唇挪动了几下。

“娘,您不用多说了,我已经决定了。”朱允炆深吸一口气,坚定地看着吕氏,他的眼中闪烁着不同寻常的光芒,那是属于少年人的勇气。

正如顾况那首《行路难》中所言,“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经历了军旅生涯的历练以后,所有的少年人内心的胆气都会被激发出来,军旅生活是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懦弱的人会变得勇敢,放肆的人会变得谨慎。

吕氏闻言,脸色顿时一沉,她紧皱着眉头,声音中带着几分严厉:“允炆,你可知战场是何等凶险之地?你身为皇孙,身份尊贵,怎可轻易涉险?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老师教你的道理都忘光了吗?”

朱允炆低下头,沉默片刻后,抬起头:“娘,我知道您的担忧,但我是大明的皇孙,这么多将士都在为国家的安定而努力,我怎能置身事外?我想在战场上历练自己,为国家出一份力。”

吕氏看着儿子坚决的态度,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名之火。她从未见过允炆如此忤逆自己,她的宝贝儿子,从来都是乖巧听话的,何时变得如此固执?

“允炆,你可知战场上的危险?一旦有个万一,你让娘怎么活啊?”吕氏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她的眼眶渐渐泛红。

朱允炆看着母亲流泪,心中一紧,他深知自己让母亲伤心了,但他也知道,这是他成长的机会,是他为大明尽忠的机会。

他咬了咬牙,走上前去,跪在吕氏面前。

“娘,孩儿不孝,让您伤心了,但请相信孩儿会小心的。此次参战,只是作为炮手,危险不大,而且皇爷爷已经安排好了万全之策,确保我们的安全。”

吕氏什么都不说,只是默默地流着眼泪。

朱允炆的决心开始动摇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