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奴一向聪明伶俐。”朱元璋说道,“不过,我对这个沐锦月倒是很好奇,她究竟有何等魅力,能让咱们的雄英如此牵肠挂肚。”
“听说她是个气质出众的女子,而且与雄英之间情深意重。”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未等宦官通传,朱雄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脸上满是激动和喜悦:“皇爷爷、皇奶奶,我听说锦月已经安全抵达西安了!”
朱元璋和马皇后对视一笑,麻黄或打趣道:“看你急得,这消息我们已经知道了。怎么,是不是想立刻飞到西安去见你的锦月啊?”
朱雄英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皇奶奶,您就别取笑我了。我只是太高兴了,毕竟我们已经分开那么久了。”
“既然这么想念,那就争取去看看嘛。”马皇后慈爱地看着朱雄英,“或许,可以给你一个去西安的机会,让你去见见你的意中人。”
马皇后说的,是指察御史胡子祺的上书,也就是在历史线上于明年就会发生的朱标巡抚陕西之事。
目前的大明其实是“三京制”,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府为北京,凤阳府为中京,只不过平常称呼的时候,一般不会叫应天府为南京,而是称作京城,到了后来北平府和应天府级别对等的时候,才会把应天府称为南京,继而形成惯例。
而“三京制”并不稀奇,在近几百年来的历史里,其实多个京城是普遍现象,譬如辽国就是“五京制”,即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北宋则是“四京制”,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金国更是“六京制”,即中都大兴府、上京会宁府、南京开封府、北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元朝则是“四京制”,即哈拉和林、元大都、元上都和元中都。
因此,在停止大规模营建凤阳以后,朱元璋一方面考虑迁都,一方面考虑再设两个京城,重新搞五京制,到时候直接把北京由开封府改为北平府,开封府则恢复宋朝时的东京地位,而西京要么是西安要么是洛阳,西安的概率更大一些。
如此一来,就是北京北平府、中京凤阳府、南京应天府、西京西安府、东京开封府。
关于西安的优势,监察御史胡子祺上书就提到了这一点,也就是所谓“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而眼下封在关中的秦王,正被软禁在京城,朱元璋也有将其改封的意思。
如果是朱标出巡,那么排场是很大的,会有一大批文武官员扈从,如果要是朱雄英去的话,那么就能相对轻车简从一些,不过朱雄英手上也有事,关于这一点,朱元璋还没想好,但好在确定西京的考察,并不是什么急迫的事情。
“也可以先把她接到京城来,至于西京的事情,以后再说,没必要为了这件事,让大孙再跑一趟。”
又说了一会儿话,马皇后拿出手帕,替他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傻孩子,快忙你的去吧。”
朱雄英离去后,朱元璋和马皇后相视而笑。
谁没有年轻过呢?
他们对于这对年轻人的感情也感到十分欣慰。
“说起来,这个沐锦月来自另一个世界,倒是让人对那个阴阳炁海对面的世界产生了好奇,毕竟根据大孙所说,那里其实并不是我们观念里的地府。”朱元璋忽然说道。
马皇后点了点头:“是啊,那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
他们并没有办法想象出来,但毫无疑问,大明世界与其相比,在某些方面是远远不如的。
——————
京城中的秦王宅邸,寂静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同样是刚结束在幼军的训练,朱雄英去了后宫,而朱尚炳则是来到此处,脚步匆匆地穿过长廊,直奔软禁秦王朱樉的院落。
他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见到父亲的,只有得到宗人府的批准才可以。
跟皇宫中那种绚烂的光芒不同,同样是秋日的阳光,此时却被高大的树木所遮掩,洒在青石板上只能留下些许斑驳的光影。
来到院落前,朱尚炳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才轻轻叩响了朱红色的大门。
门内传来了侍从的应答声,随后大门缓缓打开,露出了朱樉那略显沧桑的脸庞。
朱樉见到儿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自从被软禁以来,他心中的愤怒和不甘从未消散,但看到朱尚炳,他又感到了一丝慰藉。
朱尚炳是他最器重的儿子,而且因为朱樉跟观音奴极度不合,所以朱樉的所有子嗣都是邓氏和其他女人所生,朱尚炳正是邓氏的长子,他聪明伶俐,有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这也让朱樉对他的未来抱有很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