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还没回答,手机震了下。
她低眸,打开微信说,“等等,我爸。”
苏临很少给苏玉发消息,一般都是聊正事。
他问了苏玉考编的事,说身边谁家闺女已经在准备了,问她有没有开始计划,紧接着,又提到了她毕业后的安排——
他们以为,她明年会毕业。
苏临和陈澜能拿出一点钱,打算在苏玉结婚之前在平江给她买一套房,全款有些困难,因为平江的房价很高,说着得让苏玉自己还一部分贷款。
他们正在物色房子,并且发了几个楼盘给苏玉看看。
苏玉五味杂陈地看着爸爸不断发来的链接。
爸爸妈妈,命里无财的小夫妻,他们很爱女儿。
早年外出工作是因为要供养她。
节衣缩食也是因为要供养她。
哪怕对她吼,你知道挣钱多不容易吗?也是为了她好。
他们没有太多的能力,但也在尽可能地托举着苏玉。
平江是很发达的南方城市,平江的孩子即便外出读书,最后大都会回到故里,过上父母为他们准备好的,繁荣且安逸的生活,不用面对远走打工的疾苦。
所以他们还在等着苏玉,等她硕士毕业回去,给她准备一套房,留给她做婚前财产,这就是他们毕生努力的最大结果。
哪怕他们自己在小巷子蜗居了一辈子,在女儿出嫁之前,也一定要给她最好的,最新的。
苏玉回:【谢谢,钱你们自己留着用吧,或者换房住也好,我不用。】
苏玉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查一次,这两年硕博毕业生在北京落户的新政策。
能够保证的是,所里会给科研人员安排博后公寓,人才引进也有相应的租房与购房补贴。
或许刚毕业的生活会有些紧巴,但不至于饿死,往后的路也会是光明的。
苏玉会在这个无亲无故的城市安家,她会凭自己的本事站稳脚跟,不必再为湿漉漉的爱付出代价。
她在回苏临的消息时,谢琢去给她打了一份粥。
他没带手机,于是苏玉低头放空的时候,正好瞥见凳子上,他亮起的屏幕。
一个叫Daisy的人给他发了消息,连续两条,恰好被苏玉看到了。
第一条是:【图片】
第二条是:【后天见咯哥哥[可爱][可爱]】
谢琢回来时,苏玉抬头看着他,她说:“我过两天跟我导师去西北那边出差。”
“我知道,”他点头,“你说过。”
苏玉也点点头,默了默,问他:“你有什么安排吗?”
纸盒装的米粥还有点烫,他放一边晾了晾,坐下,想一想,不是很明白她这个话里的意思:“什么安排?我上班。”
苏玉安静地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