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务处,一众大臣跪地俯首,连连请罪。
随后说道:“殿下,京营拱卫京师,实在是不宜轻易调动。”
“若是当真需要调动军队防备劳工,也最好是调动其他的卫所军队。”
“卡在紧要关口处。”
“以防备劳工冲撞京师,此乃上上之策。”
这番话,听起来合情合理。
看上去算是一个不错的建议,但已经对军务处失去信任的朱允熞,已经分辨不出到底那句话是真那句话是假。
更是分辨不出,针对自己暗藏的杀局,到底是在何方?
是有可能调动过来的其它卫所军队?
这个对策,就是幕后之人,刻意安排给朱允熞听的呢?
又或者说,幕后之人想到了第二层。
知道朱允熞不会答应。
其实真正的杀局就是那数十万劳工?
甚至还有可能,幕后之人算准了朱允熞会一意孤行,强行调动京营大军。
从而让京师的防务出现破绽。
真正的杀局不在那数十万劳工,而是在其他地方?
每一种都有可能!
现在敌暗我明,朱允熞深知信息的重要性,所以知道现在无论是做出那种决策,都有可能上了幕后之人的当。
所以朱允熞只是不动声色。
既不同意,也不斥责,而是说道:“京营事关重大,的确不能轻动。”
“但数十万劳工聚在一处,亦不得不防。”
朱允熞没有说自己已经发现了劳工之中不对劲的地方。
而是表明,自己只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以此降低幕后之人的防备。
“孤以为,不若如此,长江南北两岸本就是共同修建,这数十万劳工,便只留十万在南岸。”
“其余劳工,特别是军户劳工,尽数迁调往北岸。”
“如此当为万全之策,尔等以为如何?”
<divclass="tentadv">朱允熞淡淡的说着,可一双锐眼,却在捕捉着所有朝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