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败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因为现在的大明面临的是一个广阔而又荒凉的市场,等着大明的百姓去开拓。
连一个冲锋陷阵的奸臣都找不到。
朱允熞正苦思冥想,回忆着以前读书时学到的知识。
总结出经验教训。
…………
但大明的商人在倭国可就完全不认白银的购买力了,而是直接以当地的价格当做普通的矿物收走了。
朱允熞这无疑是走上了后世的道路。
三足鼎立。
那他这个太孙监国也太失败了些!
这么大把大把的资源涌进大明,自然让大明拥有偿还债务的能力,而不用靠售卖本来拥有的东西来换钱。
而汇率又是如何定价的呢?一开始自然是按照货物的价值定价,好比两个不同国家之间,一斤粮食的东西是相同的。
因为那只是无奈之举。
只要地方官府有心扶植自己的产业,就可以随之收割全世界的资源。
但这里面所需要补充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太多,朱允熞就算是手把手教,也很难教会。
不能让大明百姓手中闲置的金钱太多,一定要流转出来。
永远有新的刺激、新的欲望涌现。
潜意识中,总会趋向于保守。
用来充实大明的底蕴。
而手段,更是粗暴的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和平。
这都是朱允熞目前和将来要解决的问题。
让大明的百姓更有欲望,去收割全世界!
反之。
所以什么货币兑换基本都是不存在的,完全就是大明的商人们在强制着推行大明的纸钞,根本不以倭国的货币为交易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