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听书 > 第154章 苏州萧条之因(第3页)

第154章 苏州萧条之因(第3页)

无地又承担不起重税的农民,被迫进城务工,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从而促进了苏州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刘翰墨叹息了一声,又道:“可本朝与前朝不同,前朝对商贸不加限制,甚或鼓励。而本朝重农抑商,且禁绝海贸,严厉远甚前朝,苏州的商贸便也渐渐不行。”

“在此之前,也不过是勉力支撑。”

朱允熞笑道:“刘大人所说的这些,与孤似乎并无关系啊?”

他心中疑惑。

自己提议开海禁,对苏州只有好处。

至于加征商税,虽然会暂时加重商户的开支,却绝不至于让他们破产。

而以税证的名义,放开经商资格,更是只会促进商业的繁荣。

刘翰墨行礼道:“太孙殿下经天纬地之才,文有诗词可传千古,武则统千军所向披靡,在朝堂所给的几条建议,也皆切中要害。”

“加征商税虽非让商户收入减少,但目光放长远一点,便知此策可使经商更稳定。”

“况且太孙殿下又制定了发票制,税证制。”

“一方面是放开了寻常百姓经商的门槛,打破了商户的垄断。”

“另一方面,又杜绝了各地官府重复收税的问题。”

“老实说,商户们的实际税赋未见得增加,也许还有减少。”

在此之前,大明的税赋虽然很低,可征收却十分混乱。

地方官府到处设卡收税。

每过一个地方,就可能被收一次。

看似很轻的税,便变得重。

实际上,这些地方官府收的“过路商税”,大多数都没有进入大明国库。

若说全部贪污了,那也不是。

老朱反贪严厉,洪武年间的官员,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只是收过路商税这件事本身,就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力。

而收上钱之后,地方官府便拿着这笔钱,去聘请更多的人,做这事,做那事。

甭管有没有用。

任何官府,都是倾向于不断的扩充衙门和机构的。

没有事做就找点事。

各种文件,开会,点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