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勋贵再怎么不满,目前也仅止于在朝堂上向老朱上奏,为李景隆抱不平。
还没有到撕破脸皮,暗中去下黑手的地步吧?
再说,自从胡惟庸,李善长先后被杀后,淮西勋贵只剩下一帮武人。
虽说领兵打仗的能力不错,可朝堂斗争的手腕却不怎么样。
也就是依靠强大的势力,才能支撑。
他们哪怕想下黑手,也想不出啥好计谋吧?
黄子澄见齐泰疑惑,得意的摸了摸胡须。
“下黑手倒是没有。”
他笑道:“军中的将领,大多对李景隆之死愤愤不平,心有不满。”
“此次出征,各军的准备工作颇为繁复,速度也就难免会慢一些。”
“再加上从应天去嘉兴、苏州、路途遥远,大军短时间内,怕是到不了的。”
齐泰的瞳孔骤然放大。
身为兵部左侍郎,他当然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
兵贵神速。
军队如果去得慢了,恐怕苏州、嘉兴都被倭寇打下来了。
那太孙殿下不败也得败。
再说,大军未到,他拿什么与数万倭寇和反贼打呢?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自应天府去松江府附近约六百余里,正常行军需要半个月左右。
但若有心拖延,在路上耽误几天……
“淮西勋贵的势力,当真可怕!”齐泰轻声感叹。
此次出征,抽调的兵马,来自各个不同的卫所,统兵的将军,也不尽相同。
严格来说,除了蓝玉之外,其他各军将领,都还算不上淮西勋贵。
但他们大多曾经随着淮西勋贵东征西战,是这些人一手带出来的。
军中十分重传承。
哪怕现在不在其手下效力,不归其统制,也会对自己曾经的老上司,有着别样的感情。
甚至不用具体交待,只要有人暗示一句,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做。
看来,朱允熞此次是必败无疑了。
齐泰心中喜忧参半。
喜的是,朱允熞若是战败,他们就可趁机群起而攻之,将他从储君之位拉下来。
忧的是,淮西勋贵势力如此庞大,他们文官要如何制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