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庐山恋》这部电影陈浮生穿越前也听说过。
据说是这个年代最火的一部电影之一,甚至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
陈浮生万万没想到,他的《斗牛》居然还和《庐山恋》撞档了。
这怕是从头到尾都要被压着打了。
至于说反超,几乎不存在的。
因为《斗牛》这个题材的赛道本身就比较小众,加上剧情还比较沉重,所以它的电影受众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庐山恋》这种老少皆宜的爱情电影一样成为现象级。
陈浮生从老陈手里接过电影票看了一眼时间,第一场他们已经错过了,买的第二场的票,还要等差不多一个小时。
这时陈浮生注意到媳妇的目光盯着《庐山恋》那边的队伍,从她眼里看到了一丝好奇。
不免再次想起了今天是他们的一周年结婚纪念日,其实看这种爱情电影才是他们最好选择。
于是陈浮生提议道:“要不我们就再买一场《庐山恋》的电影票吧,听说这是一部轻松愉快的爱情电影,正好《斗牛》有些沉重,看完之后再看《庐山恋》可以让心情愉悦一点。”
老陈刚才排队的时候,就听到旁边有二刷的人讨论过《庐山恋》这部电影,不仅有吻戏,女演员还换了几十套衣服,这种电影对他的价值观冲击有点大,所以第一个站出来先把自己给摘了出去。
而丈母娘见老陈拒绝后,看了看这小两口子,也不想夹在他们中间当个碍眼的电灯泡,所以同样找借口说腰不好,看完《斗牛》就回去了。
最后要看第二场电影的,也就只剩下陈浮生和刘筱莉。
等他两排完队买了《庐山恋》的下下场电影票之后,没等多久这边《斗牛》的上场观众也就出来了。
“同志,《斗牛》好看吗?”
看完《斗牛》的观众一出来,电影院门口立马就有人寻问道。
“好看是好看,就是有点堵嗓子。”
“不是说这部电影在那劳什子国外拿了奖吗,还赚了老外100万美元哩,咋你们看完表情都这么沉重塞?”一个带着孩子,有点口音的大妈疑惑道。
“一个寨子里的人除了主角和一头牛活了下来,其他人全都被该死的日本鬼子给杀了,然后主角和这头牛在山上一起生活了十年,你说看完我们咋能不沉重呢?”有观众回答。
“那俺还带着孩子,就不看《斗牛》哩,我们看《庐山恋》。”
这段对话就发生在陈浮生面前,刚看完《斗牛》的观众没有认出他,他也没有上前去理论什么。
不过他可以管中窥豹,想象到类似的一幕,肯定在很多地方也在同时上演着。
这种现象有一个专业名字——叫口碑!
“走吧,我们进去了,不然人一多,位置就该被抢了。”
但其实,在电影放映之前,陈浮生特意看了一下周围,发现根本就没有坐满,上座率应该只有六七成的样子。
这个上座率在陈浮生穿越之前是相当不错的,至于说这个年代的话,就只能算还行了。
因为现在的人们娱乐活动是很匮乏的,所以看电影的人非常多。
多到什么程度呢?
以隔壁的《庐山恋》为例,据后世不完全统计,仅仅上映一周,就突破了5亿人次的观影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