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组织上的大领导一直到所有的计划都顺利结束后才和张元林见面,看样子是对张元林带领的种种改革十分满意和支持的,那不管怎么说,张元林的功劳跑不掉,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如何让组织上的大领导能真正的信任自己。
想到这里,张元林挠着头笑道:
“领导,您太看得起我了,这都是大家的功劳,跟我其实没多大关系。”
组织上的大领导闻言眉头一挑,轻笑着说道:
“哦?大家都说是你张元林同志提供了绝妙的好点子,不然这些创新改革不可能有,可到了你这里却说是大家的功劳,与你无关,没想到我听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不妨你来解释解释?”
张元林点了点头,表情认真的说道:
“领导,事情是这样的,我这个人年轻,不说脑子比别人好使,就是转会快一些,比较天马行空,从我在轧钢厂当机修工开始一直都是这样的,期间我也靠着自己的思绪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解决了挺多麻烦的,不过我只能想点子,具体怎么说,能不能做那我就不敢保证了。”
“包括这次的创新改革吧,我一方面是从书籍中汲取到了一些好的经验,另一方面是靠着我的胡思乱想,碰巧给出了一些比较合理且靠谱的建设性意见,又恰好被领导们赏识,这才给了我立功表现的机会。”
组织上的大领导听后立马来了兴趣,问道:
“从书籍中汲取经验?看来你很喜欢看书,其实我也爱看书,不如你说说是哪些书,或许你看的我也了解过。”
如果是其他人可能在此刻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但张元林有应对的法子,他没有太多的表情变化,而是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会儿,然后不紧不慢的报出了几个书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领导,我本身是修机器的嘛,后面我们厂里来了一批国外的机器,但是很多都有问题,我临危受命负责修理好他们,我就一边琢磨,一边去查找资料,慢慢的我就开始接触国外的书籍,发现他们的确比我们厉害很多,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久而久之,我跟着接触到了其他方面的专业书籍,包括工业农业等。”
组织上的大领导闻言微微颔首,又问道:
“总不可能这些书都有译本,万一碰到全是外文的书该怎么办?”
张元林咧嘴一笑,摆出一副傻里傻气的模样,回答道:
“领导,这事儿好办啊,这些词儿都是靠字母拼起来的,一个组合代表一个意思,死记硬背就行了,碰到外文书我就把我自己做的笔记拿出来一个个的查,时间久了我一眼就能认出来,不需要再翻找笔记。”
组织上的大领导闻言眼睛一亮,显然没想到张元林这种思绪天马行空的人居然可以忍受这种死记硬背的笨办法,说明张元林并不是那种性格极端的人,好脑子加上勤奋和一定程度的忍耐力,这种人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有的人脑子好使,但是喜欢纸上谈兵没有实际行动,而有的人技术到位,可是狂妄自大不愿意去接受新事物,两者在开始的时候会有亮眼的表现,但最终是走不远的。
张元林就不一样了,本身技术好还会主动求学,即便是面对难懂的外文也会自己想办法排除万难去理解,这让组织上的大领导十分欣赏。
“不错,难怪你能懂这么多,那我再问你一句,外文书籍你能看懂,可你会读吗?”
面对组织上大领导的这么一问,张元林当场开始装傻,沉思许久后,还是叹了口气摇着头说道:
“领导,看字我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就是读不出来。”
组织上的大领导听后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一笑也彻底消除了对张元林的怀疑。
“嗯,你能看懂已经很不错了,今后有机会可以学一下怎么说出来,不过暂时在我们国家用不到这项技能。”
“对了,我听负责接你的同志说,你还带了东西给我?”
张元林点了点头,然后把带来的手提箱打开,取出了里面叠了快有一个水杯高的文件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