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洵刚把座椅稳稳地放置在桌下,听到这话,下意识偏头看向江挽。
江挽像是察觉到他的目光,朝他轻轻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安抚,示意他不必担心,该如何处理,她自有分寸。
他还想再多问几句,可傅霖的催促声响起:“走了,洵哥。”
二人一前一后踏出房门,脚步轻盈,还未走出多远,便瞧见了站在池子旁闲聊的温如玉和方知许。
“这个时辰了,这是要去哪儿啊?”方知许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眼睛在两人之间来回打量。
傅霖微微挑了下眉,神色淡然从容,“下山走走,散散步、消消食。”
“哦~”方知许回应的时候,特意将尾音拉得老长,继而又说道,“晚上风大,可别着凉了。”
“好的。”傅霖礼貌地应道。
看着这二人的背影渐行渐远,方知许偏过头,目光落在温如玉脸上,轻轻叹息一声,问道:“舍得么?”
温如玉的笑容里透着几分释然,轻声道:“但求君心欢意满,纵伴他人亦心宽。”
献岁山通往山下的那条长阶,每隔十步便悬挂着一袋冰晶。
在月光的映照下,远远望去,宛如两条平行的璀璨星宿,散发着清冷又迷人的光。
“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站在这里。”
傅霖一边说着,一边缓缓向后退了几步,抬眸深情地看向江洵。
江洵听闻,也默契地向后退了几步,恰好站在了当年二人初次相遇时的位置。
那时的傅霖,眉宇间尽是少年人的蓬勃锐气,看向江洵的眼神里,充满了年少轻狂的挑衅。
而被突然拦路的江洵,眼中闪着疑惑和些许不耐。
时光悄然流转,少年的身影在月光下一寸寸被拉长。
眨眼间,对面站着的已是能独当一面的青年。
“你当时。。。。。。是怎么认出我的?”江洵微微仰头,目光中带着一丝好奇,轻声问道。
“香囊。”傅霖简短地回答。
“嗯?”
“三阁虽人人都佩戴香囊,但只有你身上那只,带着。。。。。。奇怪的刺绣。而且。。。。。。”
傅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温柔,“而且,三阁的人我多少都见过,像你这般好看的,我还是头一回见。”
所以,他当时就笃定,眼前之人就是陈叔口中那刚入门的小师弟。
下山的路上,依旧有许多溜下山去开小灶,以及刚做完任务归来的弟子。
他们在看到傅霖和江洵的时候,都会停下匆忙的脚步,恭敬地打声招呼。
尤其是一阁的弟子,对傅霖极为敬重,自觉地退到一侧,为他让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