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卿家,孤这几日有些身体抱恙,故未能亲理朝政,不知可有奏本来报啊。”
前首位走出来一个老者,俯身拱手说道:“圣宰在上,微臣收到肃州来报,祈州叛乱流民已抵达肃州城,人数众多影响甚大,现在肃州城内的正常秩序也已经被打乱。另外,据兵部来报,祈州城内发生二次暴乱,暴乱源头是。。。。。。”
“嗯?说下去啊。”
“源头是,韩洛将军带人过去之后,在府衙门前将几位叛军头目就地正法,引起当地百姓和军民的愤怒,导致了二次更大范围的暴乱,现在整个祈州、肃州皆传流言,愈演愈烈,都说这是圣宰所为,他们正在纠集叛军集合,向京城发难而来。”
“那尚书大人以为,我们该当如何呢?”
“老臣以为,圣宰心中必定已有应对之法,想到了万全之策。”
“哼,我现在问的是你。”
“老臣提议,先止流言,后平叛乱,用兵为下,攻心为上。”
“很好,尚书大人确实是我朝中之幸啊,就按你说的办吧,着吏部会同御史台,立即拟文,处理攻心之计。”
“臣谨遵圣意,圣宰英明。”
“同时着兵部立即调动肃州城守军即刻动兵,封锁祈州城东、南两处通道,扼守住他们的进京的路线,京畿调集人马入洛川城西北布防,务必保证洛川的安危。”
靖翎在朝堂之上,全程冷眼旁观,只是偶尔大太主向这边瞥过来时,挪开眼神一副故作高深的样子。
下了早朝的二太主头也不回的上了马车,立即回了府内。
“无上,把无上叫来,”二太主进了府里,直接让人把无上叫来。
“主子您叫我?”
“你上次跟着刘公公,说父宰把蜀山的人叫来了几个,你知道后来他们去了哪里吗?”
无上跪下回答道:“属下无能,望主子恕罪,我们只跟踪到他们跟随刘公公进了京城,我猜应该是进了宫,但是却没有他们确切的下落。”
“你猜?”二太主歪了歪嘴,往靠椅上躺下去,突然笑着说:“你居然说猜的。”
“属下有罪,再给我一些时间,我尽快找出他们的下落。”
“如果真的在宫内呢?你上哪去找下落?”二太主笑了笑,“好了,你戴罪立功,跟踪京畿的人马去一趟洛川吧。”
“这,”无上正要质疑,看到二太主飞过来的眼神,赶紧俯身跪在地上说:“是,主子,需要怎么做?”
“去搅和一下,最好让他们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