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现场众人都是一愣,但是大多数人都有个疑惑,这徐朗是怎么看出来的。
而徐朗不可能对他们说,老子是通过鬼眼看出了年代后,倒推的吧!
就是他说出来,也要有人信啊!
柯振华从头到尾都没说话,他傻掉了!
柴窑!
在收藏界里可是有,宁要柴窑一片瓷,不要汝窑一茶盏。
柴窑可是华夏瓷器界的至尊,存世量少到柴窑的碎片只要被证实是真的,都能卖出天价的地步。
而徐朗已经迫不及待了,起身对在座的各位说道。
“我有办法分离它们,而且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我一直想一睹柴窑的真面目,希望这次能够如愿!”
“何止是你,我也想啊!”
褚汉激动地说道,想起了之前的一件事儿,说道。
“海市曲家造假的事情爆出后,一些宋朝五大窑口的瓷器,发现了大量的假货。为数不多的,被认为是柴窑的瓷器和瓷片,现在看来也都不像是真的了。”
褚汉不知道,徐朗就是导致这件事儿曝光的人。
“清理瓷器外部的大漆方法很简单,过程不复杂,大家稍等我一个小时!”
“我等!”
“我也等!”
“这是一次豪赌啊!一定要等!”
看着现场等人的态度,徐朗微笑表示感谢,同时也很紧张。
而在记忆里,四师父对大漆是十分了解的。
其中关于去掉家具表面大漆的方法,正好适用在这个瓷碗上。
于是徐朗带着瓷碗离开房间,按照记忆让刘宁安排人赶紧把需要的东西找齐。
等东西到齐后,徐朗就一个人躲进房间反锁了门。
刘宁在门外焦急地等待着,很快一个小时过去了,徐朗准时推开了门。
“宁姐给我准备鱼缸,长方形那种,长度在三十公分的!”
“鱼缸?”
刘宁很困惑,徐朗要这个干什么?
然而十分钟后,在鉴宝厅里,众人面前摆上了一个鱼缸。
里面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汪清水!
众人不解,而褚汉更是疑惑地问道。
“碗呢?”
徐朗自信地一笑,说道,“在这里!”
说着他把手慢慢的放入水中,生怕激起的水纹过大,而后他像是在摸到什么,轻轻的拿了出来。
等叶伟的手出水,所有人的呼吸都停了。
那是个直径大约十公分的瓷碗,碗的整体造型饱满。
可是碗本身的厚度,真的如褚汉说的薄如蝉翼。
不但透光而且自身的蓝色,正如那首诗里形容的“雨过天晴云开处”。
这片蓝色是灵动的,就像是真的天空。
“柴窑瓷碗一只!”
徐朗说着,把这只碗轻轻地放在桌子上。
而后又把手放入水中,等出来的时候,众人更是瞪大了眼。
第二只柴窑瓷碗出现了,这只瓷碗上居然隐隐有金丝,上面的图案居然是莲花荷叶造型极其优美。
瓷碗整体很薄,叶伟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后,灯光透过瓷碗,把碗身上的那些金丝图案,投影到了桌面上。
“嵌金丝勾绘图案,柴窑碗一只!”
然后徐朗把手又放入了鱼缸里,于是第三只柴窑出现了,与第一只几乎一模一样。
三只柴窑在水中的时候,居然没有人能看到。
这也印证了柴窑的另一个传说,“古之柴窑,入水即化!”
意思是,柴窑瓷器入水后,就像是消失不见般,很是神奇。
这三只柴窑瓷碗,一只精美绚丽,另外两只朴素无华,像极了两位仆人和一位主人的感觉。
众人直接呆住了,因为古书中对柴窑的所有描写,都对应在了这三只瓷碗上。